摘要:第二次演奏是在198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三十五岁诞辰,省博物馆演奏人员被国家特批随编钟前往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倾力演奏了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创作原曲《楚殇》以及《欢乐颂》等中外名曲。最后一次编钟奏响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1997年香港回归,著名音乐人谭盾为庆祝盛况创作了大型交响乐《交响曲1997:天·地·人》,国家特批再一次敲响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这件稀世珍宝是中国战国早期稀有文物,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器组成的庞大乐器,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音色依旧完美,和现代钢琴相比,只少了一个八度。它一出现,便让世界考古界震惊,如此规模宏大且年代久远的乐器,史上绝无仅有。曾侯乙编钟表现了我国古代发达的音律研究和制造工艺,是属于中华文明的绝世瑰宝。
因为曾侯乙编钟保存状态堪称完美,因此在三个特别的时期,这件二千多年前的乐器被重新奏响过。第一次是它出土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将它上报国家后,文化部的音乐家立即赶赴随县,对整套编钟进行了全部测音。在1978年的建军节,这个沉寂了两千多年的乐器重新绽放出生命,分别演奏了《东方红》、古曲《楚商》、国外曲目《一路平安》、民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以《国际歌》压轴收尾。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被它古朴典雅的演奏征服,陶醉不已。
第二次演奏是在198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三十五岁诞辰,省博物馆演奏人员被国家特批随编钟前往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倾力演奏了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创作原曲《楚殇》以及《欢乐颂》等中外名曲。
最后一次编钟奏响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1997年香港回归,著名音乐人谭盾为庆祝盛况创作了大型交响乐《交响曲1997:天·地·人》,国家特批再一次敲响了曾侯乙编钟。
如此珍贵的文物真是让我们惊叹不已,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