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药监局质疑:1种保肝药的有效性,5种药的适应症!

整理自: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基本用药,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要,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

2018年7月31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针对289种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中的国内特有品种,经梳理调研,并组织企业和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讨论,对国内特有品种形成评价建议,并公开征求意见。现摘录如下:

1、联苯双酯片和滴丸

——临床疗效遭严重质疑。

联苯双酯在临床上用于慢性肝炎或药物毒物引起的ALT升高,但其降酶用机制不明,对损伤肝脏的治疗及保护作用缺乏临床研究数据,对HbsAg及HbeAg无转阴作用,也不能使肿大的肝脾缩小。其临床有效性存在争议。

不建议企业对该品种开展再评价如企业不愿放弃,需提供充分的临床有效性证据。

2、复方氢氧化铝片

——对慢性胃炎的临床证据不充分。

复方氢氧化铝片(已批准的所有规格)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

复方氢氧化铝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含有中药颠茄流浸膏成分,作为抗胃酸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确。

此外,复方氢氧化铝片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证据不充分,建议修订说明书。

3、消旋山莨菪碱片(5mg,10mg)

——“有机磷中毒”适应症的临床证据不足。

消旋山莨菪碱片为M胆碱受体拮抗剂,用于解除平滑肌、胃肠绞痛、胆道痉挛,在我国临床应用多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确。

此外,说明书中“有机磷中毒”适应症的临床证据不足,建议修订说明书。

4、氢溴酸山莨菪碱片(5mg,10mg)

——“眩晕症,微循环障碍,有机磷中毒”适应症的临床证据不足。

氢溴酸山莨菪碱片为M胆碱受体拮抗剂,用于缓解胃肠道痉挛所致的绞痛,但多年未在临床应用,临床安全性、有效性证据不足。建议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

此外,说明书中“眩晕症,微循环障碍,有机磷中毒”适应症的临床证据不足,建议修订说明书。

5、胶体果胶铋胶囊(50mg,以铋计)

——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证据不充分。

胶体果胶铋胶囊可与其他药物联用以根除幽门螺杆菌(HP),《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16年)推荐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方案,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本品建议开展针对抗HP的临床有效性试验,以提供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本品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证据不充分,建议修订说明书。

安全性方面,可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可豁免或简化人体生物等效性(BE)试验品种的通告》(2018年第32号)进行人体药代比较研究,受试制剂人体铋吸收不应高于参比制剂。

6、石杉碱甲片、胶囊(50μg)

——需要做临床试验证明其临床疗效。

石杉碱甲为植物提取物,是一种强效、可逆和高选择性第二代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用于记忆障碍及痴呆的治疗。美国FDA此类品种作为膳食补充剂管理。

建议开展规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适应症可选择早期老年痴呆、血管性认知损伤等;考虑疾病为慢性病程的特点,应有充分的观察期。说明书根据临床试验结果修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