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坦尼康攝影師,不是說一個人有勁兒就萬事俱備了,還要懂鏡頭運用知識和一些電影知識,甚至要和演員一樣去揣摩角色心理,日常也是要和導演進行詳細溝通的。保鏢和斯坦尼康攝影師一樣,幾乎是男性壟斷的行業,但我們不能一口咬定,女性就做不了這一行。

  因爲papi醬被罵這事兒,關於女性的話題又多了起來,一刷微博和論壇,幾方都在表達觀點。

  說說我對我們女性的看法吧。

  我覺得女性的生命力極強,敢於去競爭和爭取,在和這個世界溫柔地博弈。我步入社會這幾年,發自內心的覺得職場上的優秀女性很多,真的好明媚啊。

  很多女性是不屑於較勁的。

  像什麼“男性能做到的事情女性一樣可以”,這樣的觀點其實在女性羣體中並不常見,更多人選擇人生、工作、喫什麼、穿什麼……僅僅是圖自己開心痛快。

  所以當一些人爭執女性怎樣怎樣的時候,我很想說,你們隨意聊啊,我們女性沒有這麼侷限狹隘的。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女生不是在健身就是在舉鐵,旁邊人問,“美女,你在這兒半個小時了,幹嘛呢”。

  鏡頭一轉,是這個女生工作時的樣子,飯圈女孩應該對女生手上的傢伙事兒不陌生——斯坦尼康,即攝影機穩定器。

  電影、電視劇,甚至是雪花舞臺特寫都需要斯坦尼康。

  《青春有你》中,上官喜愛帶着大家摳細節做表情管理,特意說了一句,“近景特寫都看我,我是斯坦尼康”。

  我在網上找到一個斯坦尼康的詳細圖解,穩定器和攝像機,全部依附在攝影師身上,據我瞭解,這一套沒個六七十斤下不來。

  對於我這種不愛鍛鍊,身體素質極差的人來說,光是看圖就覺得好累,腰痠胳膊酸渾身上下不舒服。

  現在明白這個女生爲什麼要日復一日的鍛鍊了,首先,要擔得起這個斯坦尼康的重量;其次,要穩要靈活,業務能力要強。

  即便站在平衡車上,也可以很自如;

  哪怕是後退拍攝,手上的機器也超穩。

  這位女攝影師名叫鄧璐,網上搜一下就知道她是中國第一個女斯坦尼康攝影師。女斯坦尼康攝影師,不僅在中國少見,在世界上也是不常有的。

  鄧璐的作品蠻多的,涉及面廣。

  她是電影《半個喜劇》、《大約在冬季》、《後來的我們》……的女斯坦尼康攝影師;

  還拍過各種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廣告;

  最讓我意外的是,她還是中國中超聯賽史上的第一個女斯坦尼康攝影師。

  就,這些成績一二三四列出來,很難讓人不佩服。

  在這個幾乎被男性壟斷的行業,鄧璐的出挑並非因爲她是女性,是她的業務水平確實夠格,你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咱們總說“這人出身什麼什麼世家”,其實鄧璐也算。她的媽媽是服裝設計師,爸爸和姥爺都是攝影師。姥爺的遺願是希望家裏能有個男孩子繼承攝影這個職業,大概是從小在攝影壞境下長大,鄧璐覺得自己雖然是個女孩子,但也能當攝影師。

  我很喜歡鄧璐的一點是,她不是在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僅僅爲了完成姥爺遺願,熱愛是有的。

  斯坦尼康攝影師,不是說一個人有勁兒就萬事俱備了,還要懂鏡頭運用知識和一些電影知識,甚至要和演員一樣去揣摩角色心理,日常也是要和導演進行詳細溝通的。

  當然,幹這一行,誤解也是有的。

  鄧璐說旁人對她這職業的最大誤解,一是覺得她每天都能見着明星,二是覺得她掙得多,活兒又清閒。

  事實上,“要胸椎錯位的時候,他們都沒有看到。”

  而且一部戲,演員殺青了便可以回家或是進行下一個工作,攝影師不行。拍三個月,攝影師就要在劇組帶三個月;拍一年,攝影師就要在劇組待一年。

  鄧璐參與的上部戲的導演問她有沒有鄉愁,鄧璐說,“我都不記得鄉是什麼樣子了,何來的愁。”

  還有一個誤解是,在女性並不多的行業中,外界普遍對其中女性帶有偏見。

  比如,前段時間走紅的格鬥運動員張偉麗,曾經被一些網友評價是,“誰敢娶她啊?娶她回家捱打嗎?”

  張偉麗回了一句,“我打別人都是要錢的,你給錢了嗎?你還想捱打?”

  同理,鄧璐多少也會受到這種誤解。

  我想說的是,女性有很多面啦,工作中很酷,私下也有很小女生的一面。

  會嚷嚷着減肥好難,也會偶爾感性湧上心頭寫下一些文字,敷面膜特別臭屁地自拍也是日常。

  真的,每每看到這樣的女性公衆人物,我都覺得可愛是女孩子的天性,和年紀無關,是打從心底透出的可愛。

  既然說到了這個話題,我就再多介紹一位。

  明星身邊的保鏢向來都是男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明星出入公共場合,身邊總會有幾位保鏢大哥跟着,時刻保護明星的安全。

  保鏢和斯坦尼康攝影師一樣,幾乎是男性壟斷的行業,但我們不能一口咬定,女性就做不了這一行。

  韓團Twice,公司爲其特意配了一位女保鏢,只要她跟着這個團亮相,必然受到關注。

  長期觀察下來,會發現這位女保鏢真是暖心細心又讓人有安全感。

  她的存在,是讓成員的危險指數降低甚至是零。

  雖然她的身體不如男性那麼強壯,但也是肉眼可見的有力。不管機場有多少人,她都可以爲組合成員開出一條安全通道來。

  成員下車,她會貼心用手擋在車頂,防止成員碰到頭。

  如果她不在,成員碰頭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她心細到什麼程度呢,有一個網友拍下來的瞬間足以說明。

  當時成員在走紅毯,粉絲要求籤名的時候,她會快速把手點在照片下,方便成員簽名,與此同時還在四處觀察周圍有沒有什麼異樣。

  工作中一絲不苟,在無需進行保鏢任務的時候,鏡頭掃過她又會害羞淺笑,自帶反差萌,很多粉絲都蠻喜歡這位女保鏢的。

  而我覺得她的出現,最讓我們深思的是,保護女性的人不見得非要是男性,女性也可以保護女性。

  優秀女性的話題說也說不完,今天我還找到了一個古早案例,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會大喫一驚。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汽車之父是卡爾·本茨,卻不知道他的妻子貝瑞塔·林格也是個十分厲害的角色。

  坊間一直流傳的故事版本是,當年卡爾·本茨多次對汽車進行改進,但汽車仍舊存在拋錨的問題,卡爾·本茨不想出醜,始終不願意駕駛這輛汽車出門。

  貝瑞塔覺得一直讓汽車存在於實驗室裏很可惜,丈夫不願意開出門,她願意做嘗試。1888年8月5日,貝瑞塔開着這輛車出門了,目的地是一百多公里外的祖母家。

  這一路不是很順利,貝瑞塔經歷了車子沒油、皮革制的制動器損壞和難以開上去的坡路,一番長途跋涉之後,終於到達了祖母家。

  貝瑞塔抵達目的地的第一件事給卡爾·本茨發電報,“汽車經受住了考驗,速速申請參加慕尼黑博覽站!”

  此後,汽車開始被大衆接受,貝瑞塔成了歷史上第一位女駕駛員。

  我只能說,很多歷史事件中都有女性的身影,有的時候她們起決定性作用,有的時候她們推波助瀾,女性的力量從古至今都是不動聲色的、溫柔的強大。

  所以大家爭論女性這樣那樣,我覺得很多時候真的不必多費口舌,一部人裝瞎,奈何誰也沒有辦法。

  但歷史和現實會一直告訴這個世界,女性的精彩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長久延續下來的。

  當一部分人說這說那的時候,其實大多數女性都沒什麼時間去掰扯,大好時光還有很多愉悅的事情要做,大把時光花在堵人之口上,真是不值得不值得。

  離婚的阿嬌,終於上陣

  請給女明星談戀愛的權利

  贊同文章觀點,就點一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