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河北沧州高新区的农村田间,一名老汉坐在田边休息,他的身后是一片茂密的国槐。值得注意的是,这片国槐栽种的郁郁葱葱,如同苗圃。

这是搞的国槐苗圃?对于这个问题,老汉直言“不是”,而且他还介绍称,种这些树不是为了成材,而是为了将来要补偿。老汉是高庄子村人,这些国槐栽种于今年春,每亩国槐3000棵左右,每根树苗4元钱,为了栽种这1亩国槐,仅树苗钱他就花费12000元。

老汉所在的村子位于城乡结合部,近些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不断向这里延伸。而如此密植树木,每亩仅树苗钱就要投入12000元,将来土地被征收,如此密植树木得不到补偿怎么办?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此,老汉倒也不担心,他直言道:这就像赌博一样,即便将来得不到补偿,反正不光我一个人,我算投资比较少的,我们村不少人都投资十多万元。

这位老汉坦言,如此密植树木是出于无奈。“你的地邻如果都种了树,你不种树,将来树长起来,你的庄稼都没法种。”除此原因外,老汉称:“如果别人种树我不种,别人会说我是傻子,补偿的钱不拿白不拿,如果我再种庄稼,周围的人都会笑话我。”

老汉称,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因此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农田中,大都密植树木,而且树是越种越密,因为“地上附着物”补偿时,不是按亩,而是按棵数,“我这每亩3000多棵树还不算太密,我们村不少人,每亩地植树五六千棵,树苗密的就跟韭菜似的。”

密植树木,能否获得补偿,老汉心里没底。而不种树,周围的地邻种,庄稼不但长不成,还会被周围的人耻笑为“傻子”,因此不少农民产生“赌一把”的心里。这道难题如何破解?这位农村老汉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果当初密植树木得到及时制止,或在补偿时对这样的树木一律不予补偿,以后就没人这样植树。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以前密植的树木给了补偿,这等于是默许,更是纵容,因此才导致无序种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