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到開篇《一人之下3》開啓超前點播模式,儘管有網友不滿二次付費,但在娛sir看來,這是國創走入主流娛樂內容的必經之路:依賴政府補助和平臺投資,不是動畫公司生存的長久之策,讓觀衆用腳投票決定去留,讓優質動畫賺到錢,纔是激勵動畫人做出更多國創佳作的根本。今年騰訊視頻已經上線超過15部成人向國創動畫,是玄幻修仙、魔幻類IP改編的集大成之地,多數作品都有騰訊視頻/企鵝影視、騰訊動漫投資出品的身影。

作者 / 胡晴

5月8日,暌違兩年迴歸的《一人之下》動畫第三季開通了超前點播:在VIP會員基礎上,單集付費3元可以提前解鎖動畫最後的四集內容。

儘管有網友吐槽騰訊視頻“恰爛錢”,但娛sir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國創動畫出息了啊!竟然可以和《慶餘年》、《將夜2》等大劇一樣推出二次付費,而且也的確有不少觀衆樂意爲其買單。

找到合理的變現模式,遠比高喊“國漫崛起”的口號更重要。據娛樂產業(ID:yulechanye)不完全統計,2020年騰訊視頻、B站、愛奇藝等視頻平臺已經上線了近40部成人向國產動畫。

雖然缺少像此前《魔道祖師》《全職高手》等明顯出圈作品,但《大理寺日誌》《仙王的日常生活》《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等,讓我們看到了國創類型多元化,內容精品化、風格化的趨勢。

國創2020:

《百妖譜》美絕、《仙王》高開低走

“一念不滅,千千成結,解鈴還願,化繭成蝶。”

如果說四月新番裏有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百妖譜》肯定算是其中一例。根據裟欏雙樹同名小說改編,這部畫風唯美的動畫通過治妖不治人的神醫桃夭視角,串聯起一段段扣人心絃、跌宕起伏的情緣,前4集灰狐與漱金鳥的故事均圍繞妖與人的關係展開,看似奇詭靈異卻能體會到世間真情所在。

這種單元劇類型的動畫,頗有些像是集卡類遊戲,每個章節的新人物和故事吸引大家欲罷不能。今年與之類似的動畫,還有同樣是繪夢動畫承製的《我開動物園那些年》,以及騰訊視頻剛上線的《歷師》,前者是人類動物園長與仙界靈物們的搞笑日常,後者則將中國傳統節令擬人化,助力乾坤歷師蕭南燭驅邪除祟——聽起來像是中國版陰陽師,但從中可以順便學到不少傳統文化知識。

根據《三體》小說衍生的科幻動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延續了前兩季的高口碑,加入原創劇情不僅填補了原著略寫的細節,也讓人物塑造更爲豐滿。如果囿於三體宇宙龐大的世界觀與嚴肅思辨不想入坑,娛sir推薦兩部同樣口碑不錯的作品:《大理寺日誌》與《萬聖街》。

看到《大護法》團隊好傳動畫的片頭,就知道《大理寺日誌》並不只是一部主角長得像樂高小人的呆萌動畫。貓妖少卿李餅與河南口音職場菜鳥陳拾的組合頗有看點,這不就是傲嬌炸毛(嗶——)×陽光健氣(嗶——)麼?拋開兩人的化學反應不談,大理寺探案小分隊如何屢破奇案,在宮廷政治鬥爭中斡旋的精彩也讓人頗爲期待。

說《萬聖街》是西方版《非人哉》的並不奇怪,製作團隊還是那個團隊,只不過這次加入了《羅小黑戰記》導演木頭的工作室寒木春華,所以《萬聖街》在《非人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點羅小黑的味道——只不過它們都很短,去掉主題曲一集2、3分鐘的泡麪番,但爲了看魔鬼天使吸血鬼木乃伊的同居生活,這長度娛sir也忍了。

《萬古仙穹》《星辰變》《觀海策》《鎮魂街》等系列動畫均上線了新一季,比較值得一提的是萬衆矚目下回歸的《一人之下》第三季,製作方由繪夢換成了大火鳥,除了畫風突變需要觀衆適應一下,這季作爲過渡季只有8集,因此在劇情以及人設鋪陳上大家褒貶不一,打鬥場面更精緻了,還原的北京市井風光令人眼前一亮,但搞笑以及煽情場面似乎不如之前那麼順暢,讓粉絲不禁憂心接下來的《陳朵篇》能否保持系列水準。

另一部出圈動畫《仙王的日常生活》則屬於典型的高開低走,播放量、追番人數等數據都很搶眼,但該劇在中後段明顯崩塌:扮豬喫老虎的仙王憋屈了一整季,竟然連自己有好感的女生都救不活,只能重啓世界,說好的爽文劇情呢??只能說製作方繪夢今年實在太忙,腦洞大開後只能潦草收場。

在衆多玄幻、打鬥番中,有一部偶像動畫《無限少女48》引起了娛sir的好奇。你沒看錯,SNH48公司絲芭傳媒真的出動畫了,還把李藝彤、趙粵、許佳琪等團員也二次元化放進了《無限少女48》中。

少女偶像拯救世界的劇情雖然套路,但一旦代入現實中的女團和公司又覺得很有喜感:當看到劇中48集團的豪華練習室以及包下整個島嶼的劇情時,“王子傑(絲芭創始人)請你清醒一點”、“兄弟們把羞恥打在公屏上”等彈幕呼嘯而過。

咳咳,以上可不是娛sir說的,都是網友瞎掰。

動畫公司格局:

繪夢高產,若鴻文化“短的可怕”

盤點完今年國創新番,不難發現作品衆多,但製作方都是耳熟能詳的那幾家公司。

比如繪夢動畫,上半年就有《大王不高興》《嗜謊之神》《仙王的日常生活》《百妖譜》《我開動物園那些年》5部作品上線,年產10部以上果然不是信口開河,也讓人們見識到背後站着騰訊、B站等投資方爸爸的壓力有多大。

作品衆多的好處是可以做不同作品間的宇宙觀交叉,比如《仙王》最後一集出現《大王》中的閻王,《百妖譜》女主桃夭的人設,與《狐妖小紅娘》塗山紅紅異曲同工。壞處是量產勢必帶來作品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繪夢=毀夢”在動畫領域成爲經典吐槽。

《歷師》的製作方視美影業,因爲《魔道祖師》、《全職高手》等動畫以及穩定的“視美臉”爲業內熟知。《全職高手》第二季更換了新制作方彩色鉛筆,讓視美可以騰出手做《民調局異聞錄ACG》,還沒出PV就吊足大家胃口。

《萬古仙穹4》、《今天開始做明星》的ASK動畫成立已經超過15年,去年發佈的片單中,《最後的召喚師》、《兼職神仙》等重磅作品均姍姍來遲。《無限少女48》的製作公司七靈石也是老面孔了,年初與B站合作的耽改動畫《解藥》反響一般,看得出團隊還是更擅長做美少女、熱血類動漫。

與2D動畫相比,3D動畫公司就更是寥寥可數,基本上推出的3D國創你閉着眼睛就能猜到是玄機科技、若森數字或者中影年年、若鴻文化。比如若鴻文化出品必定“短的可怕”,不信你看《武神主宰》,不過今年連續推出《妖神記》、《萬界春秋》,若鴻文化的產量還是非有良心。

《星辰變》的製作方福煦影視從2D動畫起家,此前《擇天記》、《全職法師》等作品成績不過,3D領域處女作《鬥破蒼穹》首日播放量破億,令人刮目相看。這次的《星辰變》從建模、人物表情等方面也看得出質感精細,騰訊視頻爲《星辰變》第二季同樣開啓了大結局超前點播付費,足見平臺對於作品成色的信心。

此外,《我的三體》出品方三體宇宙、《刺客伍六七》出品方啊哈娛樂、《請喫紅小豆吧!》製作方紅小豆動畫,都是靠一部代表作迅速出圈的新銳公司,不難發現這些公司在IP系列化運作方面頗有心得,因此續作不崩、水準穩定的同時在IP衍生開發方面也都早有準備。

有公司逆勢崛起,也有公司險些砸了招牌。比如因《十萬個冷笑話》、《鎮魂街》走紅的艾爾平方,更換導演後《鎮魂街2》口碑遭遇滑鐵盧,根據《默讀》改編的《默讀者》PV出爐後,被粉絲吐槽“期待這麼久,就給我看太宰治和韓文清談戀愛”,但願正片上線時能夠及時挽尊。

動畫付費是大勢所趨,

那麼超前付費呢?

如果說影視劇是愛優騰芒四大平臺間的較量,那麼國創領域的玩家席位則屬於騰訊視頻、B站與愛奇藝。

今年騰訊視頻已經上線超過15部成人向國創動畫,是玄幻修仙、魔幻類IP改編的集大成之地,多數作品都有騰訊視頻/企鵝影視、騰訊動漫投資出品的身影。手握《全職高手》《魔道祖師》《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大IP,讓騰訊視頻穩坐國漫平臺頭把交椅。

B站出品的國創似乎更偏女性向,題材也更爲多元,同時彈幕文化豐富的社區氛圍往往能夠助力作品出圈,一個佐證是B站上線的動畫,往往會比其他平臺動畫更開獲得豆瓣評分開分。除了上述提到的《仙王》《我的三體》《百妖譜》等,今年B站的片單儲備豐富,《天官賜福》《少年歌行》《凡人修仙傳》等重磅作品有望在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與觀衆見面。

相比前兩個平臺,愛奇藝動漫屬於追趕者,出品的國創數量不算多,但從早期的《靈域》《神明之胄》《龍心戰紀》,到後來的《邪王追妻》《四海鯨騎》《萬古仙穹》,作品質量與成色還是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水準,而且小說——動漫——影視劇的IP衍生開發也初具規模。

從去年以來,大量的動態漫開始活躍於各家視頻平臺。簡單科普一下,動態漫是通過將靜態漫畫與動態元素結合,讓漫畫產生類似於動畫的效果。

《斗羅大陸》《鬥破蒼穹》《大王不高興》等IP紛紛推出了動態漫試水,這類“類動畫”製作成本相較傳統動畫低廉許多,但也能滿足部分漫畫粉絲的觀賞需求,也許未來會作爲動畫正規制作前的市場試水成爲常規操作。

此外在探索商業模式上,《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2》、《西行紀之再見悟空》等作品試水動畫網絡電影單片付費。應該說有動畫番劇的觀衆基礎做支撐,衍生動畫電影上線獲得的傳播聲量不錯,《西行紀》電影版播放量更是突破5700萬,躋身Q2頭部網絡電影行列。

回到開篇《一人之下3》開啓超前點播模式,儘管有網友不滿二次付費,但在娛sir看來,這是國創走入主流娛樂內容的必經之路:依賴政府補助和平臺投資,不是動畫公司生存的長久之策,讓觀衆用腳投票決定去留,讓優質動畫賺到錢,纔是激勵動畫人做出更多國創佳作的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