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系垮台后,老牌军阀归于沉寂,新军阀又代之而起,争权夺利打打杀杀总不消停。

蒋在取得政权后,也急着武力一统。零零碎碎的地方小军阀可以“娘希匹”的先放一放,有几位却很有实力,不得不征伐又极难对付。

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广西“李白”。前两位在近代史名声在外,至于“李白”是何方神圣?


李白其实是两个人,一指李宗仁,一指白崇禧。两人是同乡又是同学,牢牢掌握广西军政大权,时称“新桂系”。身兼“小诸葛”“当代张良”“第一狡猾军阀”等一大堆头衔的白崇禧,是桂系二号人物。

第一次是北伐时期,因意见不合,蒋在南京另起炉灶,和武汉国民政府(汪)唱对台戏。然而军事不利,连打几次败仗,“李白”趁机起哄反蒋。李宗仁带头,给武汉去电求和,蒋跟武汉方面势不两立,此举无疑是拆台。


蒋一时没控制住情绪:“你们要跟武汉方面和平,我走好了!”白崇禧不冷不热回了句:“暂且避避也不失为上策”。其实话一出口,蒋就有些后悔,怎么能这么轻率就放弃权力呢?于是他看了看何应钦,在蒋心中何敬之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谁知何应钦假装没看见,根本不理会。这下可好,下不来台的蒋某人,只能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何应钦开口了:“没他一样可以革命。”白崇禧更是兴奋不已:“是可以更好的革命!”

这次是因蒋羽翼未丰,干不过多方合力,败下阵来。

另一次是1949年,军事、经济上都遭受严重失败的蒋,被迫下野。起初白崇禧是不赞成李宗仁代蒋的,但拗不过也只能出力支持了。

斗争跨度足有二十多年,可见蒋白二人虽共事于同一党派,却宿怨久矣。内部派系林立,各有各的山头,是导致民国乱象的重要原因。

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人。1909年他16岁时,第二名考入广西师范,此后便开始“学霸”生涯,长期霸占第一名。

看见没,学业出众。“小诸葛”“赛张良”这些名号,并不是拍拍脑袋想出几个金点子就能到手的,充分的学习才能锻炼出超人的思考能力。

辛亥革命爆发后,白崇禧参加学生军,之后又入保定军校深造,那时代能上军校者寥寥无几。系统的军事训练,为他日后辉煌生涯助力不小。


25岁当上桂军连长,左江剿匪时,也不管那些土匪是被俘还是招降,80多人被他下令一体枪决,铁血本色尽显。行事果断有主见,不优柔寡断拖泥带水。

随后就是跟粤军、滇军、川军、老桂系展开旷日持久的混战,最终同李宗仁一起,牢牢占据广西。“小诸葛”名号,就来源于这段时期。

要说白崇禧的资格够老,1923年孙文任广西讨贼军总指挥,白崇禧是参谋长。同年,蒋在广州大元帅府任参谋长。都是孙文的追随者,职位相仿,白崇禧自己一手一脚干出来,蒋是受孙文器重提拔起来。两者含金量不言而喻,白崇禧不买账是有历史因素的。


即使后来两人虽境遇机会不同,蒋成了白崇禧上司,自成体系实力雄厚的白崇禧也并不惧怕。在双方开战矛盾最深时,蒋曾交代下属:“要是抓住白崇禧,就地正法即可。”可见怨恨之深。

这个时间点要早于西安事变,桂系还是积极抗日的。对于割据势力的“回归”,蒋当然高兴,厚待不提。


白崇禧抗日功绩有目共睹,时任副参谋总长。他虽然不直接指挥具体战斗,但全面性的军事战略制定离不开他。至少徐州(台儿庄)、武汉(万家岭)两次大会战,是经他策划指导实施。他的军事能力,应属于军事家范畴。

在认真研读《论持久战》后,他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获得蒋的赞许,成为抗日最高指导方略。


白崇禧的军事才能,林总也曾充分肯定:“他是国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四野悍将钟伟在青树坪一战,就曾吃了白崇禧的大亏。事后钟伟也对此总结:“对桂军战斗力估计不足,犯了麻痹轻敌的错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