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G建設前夕11家小股東將清空所持中國聯通集團股權)

5G建設前夕 11家小股東將清空所持聯通集團股權

每經記者 劉春山 每經實習編輯 徐 斐

8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聯通內部人士處獲悉,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通集團)擬啓動減資相關事宜,聯通集團11家小股東將陸續全額減持聯通集團相關股權。該內部人士表示,聯通母公司小股東退出與A股中國聯通混改平臺沒有聯繫,11家小股東佔股爲1.56%,所佔比例也較小。

此前,17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中國醫藥(600056,SH)、中信國安(000839,SZ)披露了擬減資聯通集團股權的公告。中國醫藥在公告中表示,按照初步方案測算,公司全額減資所持股權並扣除相關稅費後預計取得淨收益約爲1.7億元。中信國安則明確表示,減持行爲是根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務院國資委)對聯通集團法人股股東減資退出事項的安排。

●減資金額或達30億元

根據工商資料查詢得知,聯通集團目前共有12家股東,其中,國務院國資委所持股份佔比最大,爲98.44%。其他11家小股東分別是: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通信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國安通信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股佔比1.56%。

中信國安在公告中表示,轉讓價格以聯通集團2017年經審計的扣除國家獨享資本公積後的每股淨資產確定,爲每股1.724元,總金額約爲1.53億元。

若11家小股東均以此價格來計算的話,聯通集團收購自身1.56%股權事項所需支付金額約爲30億元。

聯通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從2009年中國網通集團、中國聯通集團正式合併以來,聯通集團就一直在持續推進小股東的退出。2017年混改之後,在上市公司層面引入戰略投資者,小股東在集團層面的歷史價值已經完成。

該內部人士同時向記者否認了此次小股東退出股權與聯通、電信合併傳言的關係。在上週的中國聯通業績溝通會上,關於5G建設前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或會合並的消息,中國聯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曉初表示,目前並無聽到來自監管部門的消息。

●上半年淨利潤增速達新高

2017年8月,上市公司中國聯通引入BAT等戰略投資者,注入780億元資金。一年以來,中國聯通和混改方進行多方面的業務合作,其業績也受到外界頗多關注。根據中國聯通在港股發佈的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中國聯通實現營業收入1491億元,同比增長7.9%;淨利潤達59億元,同比增長145%,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爲近年來最高水平。

其中中國聯通資產負債率下降至43.8%,上半年償還債務約1600億元。截至2018年6月底,中國聯通的總負債爲2414.75億元。王曉初指出,中國聯通負債比率在一年內由63%~64%跌至43%水平,反映出未來有更多資本空間作5G投資。

在具體業務方面,在騰訊大王卡等移動業務差異化經營下,上半年中國聯通4G用戶淨增2823萬戶,總數達到2.03億戶。中國聯通手機移動業務出賬用戶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爲47.9元。其中4G用戶ARPU下降明顯,從去年同期的66.5元跌至56.6元,下降了14.9%。

報告期內,中國聯通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9%,達到117億元,成爲中國聯通業績如此搶眼的另一原因。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業務領域,中國聯通與百度、阿里、騰訊等進入了深入的合作。如與阿里成立合資公司,實現股權多元化和輕資產運營,爲政企客戶打造定製化的應用軟件服務。

5G的建設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都至關重要,也涉及到龐大的投資數額。王曉初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聯通在5G投資方面具體數字仍較難預測,主要因爲5G新技術變化快,而5G頻率不同對投資會有很大影響,所以還需要等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