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和諸葛亮一樣,都是東漢末年劉備麾下最重要的謀士,兩人也一起被稱爲臥龍鳳雛。當年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經說: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是最後諸葛亮成功創下了一番事業,成爲千古名相。但是鳳雛卻未等到涅槃就英年早逝,兩人的差距到底在哪裏呢?
雖然說龐統是死於意外,一次攻城戰中的流矢就要了龐統的命。但是即使沒有這次意外,之後也有有其他原因,造成龐統的悲劇。諸葛亮大家都知道,是典型的雙高,智商高情商也高。龐統同他相比,雖然智商不遜色,不過情商卻顯然不如諸葛亮。
諸葛亮和龐統兩人都是年紀輕輕就名滿天下,不過在選擇如何出仕的方法上,諸葛亮很聰明選擇了隱居,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包裝盒宣傳,給自己打足了廣告。所以那時候外面就流傳着,誰得到了孔明的輔佐,誰就可以得到天下。諸葛亮只需要在自己的茅廬裏面閒居耕種,等待明主上門就行。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動了諸葛亮出山,自然會對他倍加珍惜。
那麼龐統又是如何做的呢?雖然他有着鳳雛的稱號,但是卻沒有諸葛亮沉得住氣,迫不及待的就去了周瑜那裏當了功曹。龐統首先選擇的主公就不對,周瑜只是一名將領,並不是諸侯。而且周瑜本身也是聰慧過人,不需要如此聰明的才智。即使得到了重用,也不可能會有太大的發揮空間。後來周瑜早逝,劉備得到了荊州,龐統纔到了劉備這裏。
最後雖然兩個人的官職都是一樣,但在劉備的眼中,兩個人的價值已經悄悄發生改變了。諸葛亮是自己千辛萬苦請出來的,而龐統只是因爲周瑜死了才投奔自己。而且諸葛亮長的英俊瀟灑,龐統則顏值堪憂。
除了選擇出仕的方法有所差別之外,在輔佐主公方面,也可以看出兩個人的情商。諸葛亮給主公的建議,都是選擇自己覺得最好的建議,然後還給劉備講清楚利弊,然後說服劉備採納,如果劉備不採納的話,諸葛亮就不說了。
反觀龐統的話,他對於一件事情都是給出幾個計策,讓劉備自己來選。比如在攻打益州的時候,就給出了上中下三個計策,讓劉備自己來選,結果劉備選擇了中策,這也直接導致了龐統的死亡。如果龐統只給劉備上策的話,說不定也不會早死。
在提出諫言的方面,諸葛亮很聰明,在《出師表》中就可以看出來,通過舉例子的方法讓君主委婉接受。既給了主公面子,自己也不會受到責備。而龐統的話,就和魏徵一樣,毫不給主公留面子,直接駁上司的面子。
所以從上面幾個方面來看,也就不難明白爲何龐統沒能取得像諸葛亮一樣的成就了。想要幹一番大事業,高智商是基礎,但是必要的情商也是很重要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