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第一位就是已經105歲高齡的鄒衍將軍,他是我國在1955年開國之後第一批授銜的800名少將之一,爲新中國的解放與之後的建設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貢獻。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955年授銜,至今依舊健在的將帥,還有幾人?原創

新語話史

3小時前

對於將帥來說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時候莫過於接受自己的軍銜授予,也就是授銜時刻。新中國成立之後一切都是混沌,百廢俱興什麼都要重來。

而對於人民軍隊將帥的軍銜授予也是如此,1955年在中南海我國第一次大規模授銜正式開始,作爲對於這些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帥的肯定,本次的授銜大會規模空前,總共授予了十名元帥、十名大將、五十五名上將、一百七十五名中將以及多達八百名少將。

此時的中國軍隊經歷了抗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激烈戰役,誕生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高超指揮才能的將帥,可以說是我國軍隊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歲月流逝、光陰變遷,到了2020年距離1955年已經有了65年,那些爲我們新中國的建立與成長貢獻自己力量的第一批開國將帥卻已經逐漸凋零,僅剩下了四名仍然健在。

他們就是鄒衍將軍、詹大南將軍、楊永松將軍以及黎光將軍。

105歲高齡的鄒衍將軍

首先第一位就是已經105歲高齡的鄒衍將軍,他是我國在1955年開國之後第一批授銜的800名少將之一,爲新中國的解放與之後的建設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貢獻。

鄒衍將軍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的運動之中去,1928年就通過各種渠道祕密加入了我黨所領導和指揮的下屬農民羣衆組織,開始解放貧下中農,打到剝削的地主階級的轟轟烈烈的鬥爭,踏上了革命的第一步。之後的兒童團、青年團都留下了鄒將軍的足跡。

在1935年由於鄒將軍的突出貢獻終於從共青團員的身份轉變成爲了共產黨員的身份,這是鄒將軍在革命途中的重要時刻,這標誌着他做出的貢獻與犧牲得到了黨和組織的認可。後來的五次反圍剿戰爭、艱苦卓絕的長征鄒將軍都參加了並且立下了無數的功勞。

鄒衍


後勤是一切戰爭最重要的保障,後來的抗戰中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士兵百姓的糧食都面臨極大的缺口,對於我們堅持抗戰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和極大的威脅。

於是在臨危受命之下鄒衍將軍被安排在大生產運動之中領導當時的士兵部隊進行生產建設工作並且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得到了陝甘寧邊區政府的表彰。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鄒將軍則是跟隨着東北野戰軍參加了上黨戰役、解放吉林、圍困長春等一系列大規模的戰鬥,經歷了無數的硬仗與難仗最終取得了勝利。

後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我國的公安部門進行領導工作,捕獲了許許多多蔣介石派過來的特務間諜,爲新中國的和平穩定做出了自己的功勞,最終被授銜少將,成爲了開國將帥之一。


屢立奇功的詹大南將軍

其次便是詹大南將軍了,作爲新中國的首批開國少將之一,詹大南將軍有許許多多令人驚奇的過往。

詹將軍是安徽省六安縣的人,生活在槐樹灣的他十六歲就加入了工農紅軍,成爲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與很多的將軍一樣,詹大南將軍也參加了反圍剿長征等一系列重要的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在戰爭中詹大南將軍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

1940年中國與當時的日本進行的戰爭到了關鍵的時候,雙方在中華大地數百萬平方公里上進行了無數場規模巨大的戰役,損失了不少人的生命。

而在這一年的春天日本軍隊的一支聯隊開始對北京附近我們的平西抗戰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掃蕩,在經過一系列的交火之後詹將軍所部奉命換防。

然而意外發生了,在回營的途中詹大南將軍所在的挺進九團二營遭遇到了一股十分強大的日軍部隊,在詹大南將軍的沉着指揮之下數十個日軍和兩百多個僞軍運輸隊瞬間被消滅。

從這裏可以看出詹大南將軍的臨危不亂、機靈果敢,在後來的百團大戰之中詹將軍又將日軍部隊打的狼狽逃竄,顯示了自己高超的指揮水平。

詹大南將軍


11歲就投入革命的將軍

楊永松將軍出生於1919年,此時正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時,國內局勢一片混亂。

和許許多多參加革命的人來講,楊永松將軍也是一個貧苦出身的孩子,父親很早就因爲辛苦工作而去世,不過楊永松有一個開明有眼光的母親,楊將軍的母親意識到識字讀書的重要性。

即使家裏生活壓力大,缺少錢財依舊堅持送楊永松去鎮上讀書,寶貴的識字讀書經歷對於楊永松將軍的後來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0年也就是楊永松僅僅11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共青團投身於革命浪潮之中去,僅僅一年之後楊永松就因爲表現優異而參加了工農紅軍,更進一步的加入了黨的革命事業中去。

在楊將軍的一生之中參與和經歷了許多次的戰鬥和著名戰役。

例如他在1934年跟隨大部隊參加了長征,在抗戰時期又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楊永松將軍被任命爲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爲我國的裝甲機械化建設做出自己突出的貢獻力量。

楊永松將軍


戰爭經歷豐富的黎光將軍

最後一位倖存在世的將帥是黎光少將,黎將軍出生於四川的南充市,在1933年就加入了工農紅軍的隊伍。

由於黎光將軍有一個具有豐富知識的教書祖父,因此使得黎光有機會接觸到書本典籍來提升自己的視野,養成了他勤奮好學的性格。後來的黎光將軍在戰爭中仍然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不斷追求進步。

在1937年就進入了當時的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進行學習,哪怕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也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後來在1952年從學院之中圓滿畢業。

黎光將軍戰史豐富,反圍剿、長征、抗戰、解放、抗美援朝等無數場新中國以來有名的艱苦戰役他都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黎光將軍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中國的國力和生活水平也不斷的增強,現在的孩子不用再去戰場之上與別人拼殺爭鬥、不用擔心外國的侵略與攻擊,這一切有一切的源頭就是有一批大無畏的傑出之士付出千辛萬苦去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新的中國。

時光荏苒,無數的英雄豪傑隨着浪花流向時代之後,但是他們所留下的豐功偉績以及勇於奮鬥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