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1858年和1860年沙皇俄羅斯又分別強迫中國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割讓外東北-黑龍江北、烏蘇里江東、庫頁島共100多萬土地給俄羅斯,中國還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資源和出海口。唐朝時西伯利亞中南部包括貝加爾湖首次納入中國版圖,西伯利亞東南部的外興安嶺和以北地區在唐朝中期後納入唐朝版圖。

遠東地區指西伯利亞中東部,“西伯利亞”這個名稱,來自“鮮卑利亞”,也就是源於中國北方民族之一鮮卑民族,西伯利亞自古便是中國遊牧民族的生活地帶。

唐朝時西伯利亞中南部包括貝加爾湖首次納入中國版圖,西伯利亞東南部的外興安嶺和以北地區在唐朝中期後納入唐朝版圖。唐朝時庫頁島上的部族曾經向唐朝進貢。中國唐朝時堪察加半島上的部族曾經向唐朝進貢。

1218年蒙古滅西遼,1219年“林中的百姓”(西伯利亞南部)併入蒙古帝國的版圖,1271年蒙古大汗國成爲元朝。

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今天的西伯利亞大部分,往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邊,一直到東邊西伯利亞東邊的白令海和勘察加半島,外蒙古、外東北、庫頁島,都在元朝統治範圍內,屬於元朝的嶺北行省和遼陽行省。

15世紀外興安嶺和以北地區納入明朝版圖。

17世紀外興安嶺和以北地區納入清朝版圖。

在16世紀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還不是俄國的領土。這一時期,位於歐洲東部的俄羅斯剛剛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其領土面積僅爲280萬平方公里,地處東北歐一角,與西伯利亞相距遙遠。

直到16世紀後期俄羅斯跨過烏拉爾山侵入西伯利亞。17世紀前期俄羅斯侵入外興安嶺和以北地區、黑龍江地區,外東北的少數民族拒絕向沙皇納貢,俄羅斯人進行殘酷鎮壓,康熙帝組織軍民抵抗,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雅克薩的俄軍,遏制了沙俄對華侵略的野心。

1689年,中國跟沙俄簽署第一份關於邊界的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中明確表示整個外東北皆是中國領土。其中由於貝加爾湖以東則住着布里亞特蒙古族人,歷來不受後金管轄,因此貝加爾湖與額爾古納河之間的部分幾十萬平方公里割讓給俄羅斯。清政府設立黑龍江和吉林將軍轄區管理外東北。

但1858年和1860年沙皇俄羅斯又分別強迫中國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割讓外東北-黑龍江北、烏蘇里江東、庫頁島共100多萬土地給俄羅斯,中國還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資源和出海口。

1919年,列寧領導下的蘇維埃政府發表致中國國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廢除沙俄對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這令到中國對外東北的主權恢復了一絲的希望。

但自斯大林上臺後,蘇聯開始否認之前的宣言,拒絕將這片領土歸還給中國。

1924年5月31日,當時的中國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和蘇聯簽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也叫《中蘇協定》。主要內容:一、廢除中俄間一切不平等條約;二、蘇聯放棄帝俄在中國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蘇聯放棄庚子賠款的俄國部分;四、蘇聯取消帝俄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五、中東鐵路同意由中國贖回。六、承認外蒙古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權。但是這個條約並未得到有效的落實,外東北依舊掌握在俄國手裏,後來外蒙古也最終獨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