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明憲宗朱見深的成長曆程,萬貞兒在其中扮演了極爲重要的角色,這個女人自朱見深2歲就開始撫養照顧他,陪伴他度過了人生當中最艱難的時光,而隨着他逐漸長大,他愈發離不開這個一路陪他走來的女人,他對這個女人也由最初的親情演變爲了愛情,因此,在他登基爲帝后,萬貞兒也順理成章地成爲了他的妃子,而隨着成爲皇帝的妃子,萬貞兒兇狠殘暴的一面也逐漸顯露出來,爲了永享皇帝的恩寵,清除潛在的隱患,她不僅獨霸後宮,甚至還將魔爪伸向了後宮,對後宮妃嬪大加迫害,幾令皇帝斷子絕孫,可謂慘無人道。這位紀姑娘是在一次土司叛亂中被俘入宮的,入宮後,她成爲了內庫管理員,有一天在內庫清點物件時與憲宗偶然邂逅而被臨幸,不久就懷上了皇子,並且在宮中太監和宮女的幫助下,共同瞞過了萬貴妃的耳目,使得這名皇子順利生下來,同樣是在這些太監和宮女的共同撫養下,這名皇子在深宮中艱難地成長,直到6歲才得見天日、被立爲了皇太子,並取名爲朱佑樘,最終登上皇位,是爲弘治皇帝明孝宗,開創了一代盛世,史稱“弘治中興”。

縱觀明憲宗朱見深的成長曆程,萬貞兒在其中扮演了極爲重要的角色,這個女人自朱見深2歲就開始撫養照顧他,陪伴他度過了人生當中最艱難的時光,而隨着他逐漸長大,他愈發離不開這個一路陪他走來的女人,他對這個女人也由最初的親情演變爲了愛情,因此,在他登基爲帝后,萬貞兒也順理成章地成爲了他的妃子,而隨着成爲皇帝的妃子,萬貞兒兇狠殘暴的一面也逐漸顯露出來,爲了永享皇帝的恩寵,清除潛在的隱患,她不僅獨霸後宮,甚至還將魔爪伸向了後宮,對後宮妃嬪大加迫害,幾令皇帝斷子絕孫,可謂慘無人道。


驕橫跋扈,獨霸後宮

天順八年(1464),明英宗朱祁鎮駕崩,朱見深繼位,改元成化,是爲明憲宗,憲宗即位後,萬貞兒也正式成爲了他的妃子,史稱萬妃。

成爲萬妃後,她仗着有皇帝的恩寵,驕橫跋扈,耀武揚威,不把衆多妃嬪放在眼裏,

甚至對吳皇后也是時常出言不遜,終惹得吳皇后報復,以整頓後宮的名義,將萬貴妃抓來,痛打了一頓。


吳皇后的行爲,固然爲自己和後宮衆多妃嬪出了口惡氣,但也惹得憲宗龍顏大怒,導致被立僅一個月的吳皇后被廢,即刻打入冷宮,孤獨終老。

自此之後,後宮再無人敢惹萬妃,即便是繼任的王皇后,對她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稍不順萬妃之意,就重蹈吳皇后的覆轍,這使得萬妃得以獨霸後宮。

喜得皇子,母憑子貴

成化二年(1466年),萬妃的地位更進一步,這一年她爲憲宗生下了皇長子,憲宗大喜,不但派遣官員去祭祀山川,還將萬妃冊封爲貴妃,這使得萬貴妃在後宮中更加有恃無恐。


皇子福薄,半路夭折

萬貴妃原本就深得憲宗的寵愛,現在又替皇帝生下了皇長子,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是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如無意外,這孩子必將是將來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而萬貴妃也必將是皇太后,到時她的地位將更加難以撼動,

可惜,這孩子福薄,未滿月就夭折了,這讓憲宗和萬貴妃都非常難過,萬貴妃皇太后的幻想也被打破,但憲宗對她的恩寵卻絲毫不減。

因痛生恨,殘害後宮

皇子的夭折,給了萬貴妃沉重的打擊,而此時她已經37歲了,已再無生育的可能,

失子之痛給予了她極大的痛苦,同時也讓她的心理徹底扭曲,

在她看來,雖然自己現在深得皇帝恩寵,但以她的累累罪行,如果皇帝和其他妃嬪生下皇子,必然會被立爲皇太子,將來新皇帝登基,難保不對她進行秋後算賬,因此,

爲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不能讓皇帝和其他妃嬪生下皇子。


從此,

後宮中嬰兒啼哭聲在萬貴妃看來就猶如喪鐘一般,

爲了清除這些她自以爲的隱患,她開始對後宮妃嬪大肆迫害,

只要哪個妃嬪懷了孕或是生下了皇子,她都要千方百計逼人喝藥墮胎,而已生下的皇子,全都被她殺害,

一時之間,搞得整個後宮到處都是被她殺害的冤魂,簡直就是人間地獄,可謂殘暴至極。

宿敵出現,誕下皇子

對於生不出皇子這件事,憲宗也是很鬱悶,

要知道他雖然獨寵萬貴妃,做不到讓後宮妃嬪雨露均霑,但多少還是可以沾到一些的,他還是時不時去臨幸這些妃嬪的,

可這些妃嬪們就是懷不上皇子,如果連個繼承人都沒有,將來怎麼和列祖列宗交代,這也使得他整日憂心忡忡的。

可憲宗所不知道的是,

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完全是他心愛的萬貴妃所搞出來的,

在萬貴妃的操縱下,如無意外,他將斷子絕孫、帝國將後繼無人了,可上天似乎也開始憐憫於他,不久之後就爲他送來了萬貴妃宿命中的死敵——紀姑娘。

這位紀姑娘是在一次土司叛亂中被俘入宮的,入宮後,她成爲了內庫管理員,有一天在內庫清點物件時與憲宗偶然邂逅而被臨幸,不久就懷上了皇子,並且在宮中太監和宮女的幫助下,共同瞞過了萬貴妃的耳目,使得這名皇子順利生下來,同樣是在這些太監和宮女的共同撫養下,這名皇子在深宮中艱難地成長,直到6歲才得見天日、被立爲了皇太子,並取名爲朱佑樘,最終登上皇位,是爲弘治皇帝明孝宗,開創了一代盛世,史稱“弘治中興”。

萬貴妃諸多變態的行爲,是因嫉妒進而生恨最終心理徹底扭曲而導致的,是一個罪行累累的人由於心虛表現出的變態行爲,像她這類人,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導致極度心虛,內心徹底被仇恨所矇蔽,看不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在她眼中,任何人都是搶奪她利益的敵人,她時刻都在以警惕的目光注視打量着衆生,可以說是毫無生活的樂趣,從這個角度來說,她也是一個可憐人,只是,可憐之人自有可恨之處,她有這樣的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