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维田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

题图仅为配图

铁瓦车,也叫大眼儿车,是过去农家必备的生产工具。铁瓦车分两部分组成,上部叫车拍子,由车辕和车厢组成固定在一起,车厢在中间部位,在车厢与车辕结合部下紧贴车辕左右一边一个有一宽一尺左右的木板,厚约四五寸,在木板中间的下方制有一半圆形的缺口,这个半圆形缺口朝下,和车轮上的车轴粗细相吻合,它是放在车轴上拉车用的。铁瓦车的下半部是车轮和车轴,这两者是固定在一起的。车轮是由两横一竖三块木头,两横木块小、一竖木块大,两横的木块分上下对称穿过一竖木块的上边和下边固定,所组成的这个部件叫“车撑子”。车撑子的外围用宽约三寸厚约二寸的几块木块拼接固定,这些弧形木块叫“车辋子”,车辋子拼接固定完后就是一个圆形的车轮子了。车轴是用一种硬度和密度极高的木材“楚榆”或枣木制成,这种木头放在水中都不漂着,后来这种木材做的车轴都被船上车“木瓦”用了。车轴制成后中间略粗两头略细,中间直径约8寸左右,两边车轮的一竖的这块木头在整个车轮的圆心处凿一长方形榫眼,在车轴的两头各做一个和榫眼相吻合的榫头,两个车轮各穿一头固定好,这个整体车轮就完成了。在车轮的整个外围钉有和车轮厚度相同的铁匠炉打制的厚铁皮,转圈分几段围起来,我们俗称这种铁皮叫“铁瓦”,铁瓦车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钉铁瓦是为了耐磨,因为车轮在车辙里直接接触地面。一切完成后就在左右两边的车轮上每一个都留下六个大小不同的大大透眼儿,这也是叫“大眼儿车”的由来。这种车几个人把车拍子往车轴上一搭立即就能工作,因为它没有轴承,只好在车厢的后部边侧长期挂一个长形敞口油壶,内装一长把油刷和废机油,边走边在车轴摩擦处抹油,以起到润滑作用,走一段时间就抹一回。虽然现在看起来铁瓦车既原始又笨重,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在农业生产中却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