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2020年相關指標可能有所下滑,疫情影響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時,另一個原因是作爲國內保險資本管理體制的中國風險導向償付能力體系第二階段(償二代二期工程)監管要求的實施。銀保監會表示,2019年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47.7%,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36.8%。

原標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整體充足率較上季度下降,但風險可控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第一季度保險業經營壓力加大,發展速度放緩,但償付能力總體充足,風險可控。”日前,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指出。

銀保監會表示,2019年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47.7%,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36.8%。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284.2%、240.7%和304.1%;103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爲A類,69家被評爲B類,4家被評爲C類,1家被評爲D類。

2020年第一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44.6%,較上季度末下降3.1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33.6%,較上季度末下降3.2個百分點。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288.1%、237.3%和290.3%;102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爲A類,72家被評爲B類,3家被評爲C類,1家被評爲D類。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曾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2019年中國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仍較強勁,這受益於更低稅率及同期股市反彈帶來的更高利潤。但2020年相關指標可能有所下滑,疫情影響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時,另一個原因是作爲國內保險資本管理體制的中國風險導向償付能力體系第二階段(償二代二期工程)監管要求的實施。

雖然受疫情擴散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等指標仍將受較低的股價和利率影響。不過,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袁永基認爲,保險公司固定收益資產的更高估值、盈利能力改善都將支持其償付能力,償二代二期工程的實施將加強保險公司對資本的管理。

此外,銀保監會還指出,疫情發生後,保險業充分發揮風險保障功能,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不斷優化保險服務,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隨着復工復產的推進繼續,保險業慢慢回暖,並已在一季度成績單中體現。據銀保監會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2020年一季度,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7萬億元,同比增長2.3%。賠款與給付支出3031億元,同比下降8.7%。保單件數高速增長,2020年一季度新增保單件數109億件,同比增長72.1%。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一季度保費增長並不是很多,但保單數量大幅度上升,是因爲疫情中,大家對風險的意識有所提高,購買產品可能大多是件均保額不高的保障性產品。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管理,風險保障意識也隨之提升,並轉化爲對健康保障型保險產品的迫切需求。

瑞士再保險於2020年4月的第二週委託一家市場調研公司對中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地的2500名居民開展了市場調研。調研結果表明,在亞太區的四大主要市場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對新冠肺炎疫情給自身財務狀況帶來的影響表示擔憂,在當前形勢下,許多受訪者認爲保險“必不可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