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季度煤企淨利降近三成,二季度的日子更難了

記者 | 江帆

今年一季度,煤企日子不好過,二季度恐持續這一態勢。

界面新聞獲悉,5月14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了《2019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下稱《報告》),分析了去年和今年1-4月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展望了今年煤炭市場走勢。

今年一季度,全國煤炭消費量8.7億噸左右,同比下降6.8%;全國規模以上煤企原煤生產完成8.3億噸,同比減少0.5%。今年前四個月,進口煤炭1.27億噸,同比增長26.9%。

截至3月末,國內煤企庫存爲5500萬噸,較年初增長2.2%;全國主要港口合計存煤5873萬噸,環比增長10.4%。

煤炭需求減少,供應及庫存大幅增加,市場供大於求,這造成煤炭價格明顯下滑,行業經濟效益隨之下行。

截至5月6日,市場煤價格爲475元/噸,較年初下降15%,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3%,跌破中長期合同價格綠色區間。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煤企營收4290.7億元,同比下降12.7%;實現利潤421.1億元,同比下降29.9%。

其中,產量佔全國總量80%左右的大型企業利潤約佔全行業利潤總額的一半,前20家企業利潤約佔全行業利潤總額的七成。

據此前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12家已發佈一季報的煤企中,淨利潤合計實現147.09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02.45億元縮水了55.36億元,降幅達27.34%。

多位煤炭行業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今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煤炭下游需求恢復不及上游,煤炭價格持續陰跌以及煤炭產品銷量下滑,導致大部分煤企盈利不佳。目前,行業景氣度仍維持在低位。

《報告》預計,二季度受疫情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各行業復工復產面臨新的挑戰,非化石能源替代能力顯著增強,煤炭需求降幅雖收窄,但市場供需向寬鬆方向轉變的態勢沒有改變,煤炭價格下行壓力加大。

一季度,全國發電量同比下降1000億千瓦時,核電、風電、光伏發電卻分別增長6.9%、18.1%、8.6%。

進入二季度後,隨着南方雨水增加、水電出力上升,非化石能源對煤炭的替代作用將更加明顯,持續擠壓電煤需求。

中煤協預計,下半年隨着“六穩”、“六保”工作穩步推進,擴大內需的政策落地,煤炭總需求好於上半年。

《報告》還回顧了去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2019年,煤炭消費和供應增加,煤炭庫存保持在合理水平,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2830.3億元,同比下降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