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头娃娃悲剧背后:奶粉厂家为暴利造假,医生为60元回扣不顾幼儿

文/华商韬略 巴图海

继三鹿之后,大头娃娃事件又冒头了。

据报道,郴州市多个儿童家长反映在服用倍氨敏“奶粉”后,儿童出现了湿疹、拍头、头骨畸形生长发育滞后的症状,后被医院诊断患佝偻病。受害家长表示,其并非没有质疑过倍氨敏包装上的“固体饮料”字样,但是店内导购人员向其表示“这是牛奶的另外一个简称”。

但这已经是郴州1年内第二次出现大头娃娃事件。

这一事件同样引起了监管高层的震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连夜发文称,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涉事产品“倍氨敏”产品,其委托方为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被委托方为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但早在2019年,委托方就已经主动停产该产品并召回销毁,且已向有关部门备案。

工商变革信息显示,这家公司是在2017年才开始生产奶粉等产品。

企查查资料显示,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9年,湖南唯乐可的销售总额超过1400万元。

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肖诗弧,同时为美优高乳业(湖南)有限公司、湖南牛更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并担任前者董事长。

肖诗弧在行业有超过20年从业经历,此前曾任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同时也是澳优乳业创始人之一。

澳优乳业是国内知名婴幼儿奶粉企业,2009年10月在港股上市。2019年,澳优乳业实现收入67.36亿元、净利润8.78亿元。

美优高乳业正是和前东家合作的产物。

企查查显示,美优高乳业是肖诗弧和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公司。肖诗弧持股42%,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则持有30%的股份。

澳优管理层曾在2019年8月19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肖诗弧离开澳优之后继续从事奶粉行业,经营澳优的品牌,但肖诗弧仅仅是公司代理商,其本人没有在澳优领取任何薪酬。此外,公司为支持美优高乳业开展业务,允许美优高乳业挂名。

美优高乳业在公司官网上也介绍称,其为澳优乳业旗下子公司,在澳优乳业全球产业链布局下,负责澳优美优高品牌系列的婴幼儿奶粉及营养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与销售。

此外,在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上,也查询不到任何有关倍氨敏品牌及其生产企业湖南唯乐可的任何注册信息,也就是说湖南唯乐可健康不具备特医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资质。

此番,涉事母婴店曾表示,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培训时称“倍氨敏”产品可以当奶粉。

但另一边,湖南唯乐可工作人员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一份名为《第三方质检标签检验检测报告》,另一份名为《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检验报告》,并自称:“包装清晰标注为固体饮料,没有夸大宣传。”

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已经屡见不鲜了。

2019年7月,****就曾以《假配方粉怎样流进市场的》为题,报道过湖北宜昌地区的一起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与此同时,相同的事件也发生在了郴州。

2019年8月,因旗下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销售,金大洋被青岛市黄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38.82万元,同时被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约2.15万元。

此前,同样在湖南郴州发生的大头娃娃事件,也是因以固体饮料冒充奶粉所致。

之所有企业前赴后继地违法,是因为这个市场足够有吸引力。有分析认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可达100亿元。

但与此同时,这个市场准入门槛也足够高。

根据食品安全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在我国实行严格注册管理和出厂批批检验,质量安全有保障。消费者选购婴幼儿食品,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选购合适的产品。

目前,中国已注册批准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共有32 款,包括圣元、雅培、贝因美、惠氏、雀巢以及达能等企业。

所以这些企业只能铤而走险,从药房、医生攻破防线。

前述提及的第一起郴州“大头娃娃”事件,就是因为有医生贪恋回扣给家长进行了误导消费。据相关从业人员介绍,医生成功推荐出1件产品,就会获得60元到百元不等的回扣。

医生卷入新生儿奶粉生意,其实也早有曝光过。

2013年,据****报道,某品牌曾假借“学术交流”赞助费的名义贿赂医生护士,在利诱下,医生护士强行给孩子喂奶粉,让新生儿产排斥母乳。

如今随着养育升级,这条黑心奶粉链条甚至还打入了月子中心等场所,并不仅限于医院、药房。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