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冷戰時期,由於美國海軍其航母戰鬥機羣,搭載的F-14重型防空戰鬥機與“不死鳥”超視距空空導彈這一對黃金組合,極大的威脅了其蘇聯從岸基航空起降的大型轟炸機,爲了能與之抗衡,睿智的蘇聯軍工設計師們很快也設計出了,自己的空中打擊利器,R-33。

早在80年代初,前蘇聯專爲新型的米格-31截擊機研製了一種重型的中遠距空對空導彈,該彈的編號爲R—33也簡稱爲AA-9這個代號,該型空空導彈是由位於莫斯科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機械製造設計局,於1972年開始研製,1982年進入蘇聯前線戰術空軍部隊服役。

該彈採用窄長的邊條式彈翼。 尾舵位於彈翼之後, 其翼展比彈翼稍大一些。從總體佈局上看 , AA-9與美國的AZM54AH不死鳥”頗多相似之處,彈徑也一樣,同爲 0.381米。該彈的長度約爲4.15米,亦與“不死鳥”差不多。但AA—9的發射重量達 490千克、比“不死鳥”略重一些。AA-9 也是目前現役空對空導彈中質量最重的,其有效射程可達 100千米。

AA-9 採用多功能雷達導引頭,具有下視、下射能力,既可打入侵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也可用於攻擊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能同時攔截 4個目標。AA-9 採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以加大導彈燃盡速度和平均速度。 它在米格-31M上用的是冷發射方式。據稱,其機動性能比美國的“不死鳥”導彈要好。與之裝備P-33導彈的米格-31戰鬥截擊機也可藉助相控陣雷達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將導彈導向其中4個目標,也可以通過相控陣雷達對目標進行持續照射來制導導彈。

P-33導彈可用於簡單和複雜氣象條件下,在有自然和電子干擾和以地面爲背景的情況下,全方位攻擊各種機動目標和非機動目標,如飛機、直升機,以及巡航式導彈。目前,在俄羅斯國土防空兵中只有米格-31戰鬥截擊機裝備有這種導彈。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