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當山在呂梁方山縣,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北京師範大學盧雲亭認爲,北武當有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峨眉之秀,青城山的幽。原來叫做真武山,也叫龍王山,距離離石市三十二公里。

北武當山有七十二峯,三十六崖,二十四澗,主峯是香爐峯,香爐瀑布遙相望,海拔兩千二百五十四米,佔地八十多平方公里。北武當山上的圓石頭,上面四個字,石龜生蛋,真的像鴕鳥和烏龜的蛋哦。

北武當山原來叫做龍王山,上面有玄帝廟。真武廟始創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到了萬曆皇帝二十五年,新建玄天上帝宮,把玄天廟重新擴建。明成祖朱棣相信,玄帝是北極正神,所以北武當地位很高。

這裏還有懸空吊橋,兩座山峯之間連接起來,人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的,下臨無地,周圍蒼茫羣山,跌宕起伏,奇松怪石,林壑優美,真的是一座花崗岩的好山川,與黃山可以媲美啦。

山上有石臺階,一層一層上去,領導說我肯定是最後一個登山去,我沒有否認,但是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說明,我是第一個上去的,而且在上面等他們半天時間,登山我有點囫圇吞棗。

山上婦女兜售香燭的很多,都是胳膊粗的香,到了一個廟門口,她們把你圍住,讓你來買。我不信這些,所以不買,她們也沒有辦法。道教的宮觀,也成了煙霧繚繞的地方,真是有些偏離道家無爲精神了。

北武當山,上面有新建的玄天上帝宮,因爲明成祖朱棣堅信玄帝就是北極正神。北京故宮欽安殿,裏面供奉的也是真武大帝。北武當山自從開闢以來,有了英爽之氣,不募化,而是施捨。

無論是湖北十堰的武當山,還是山西呂梁方山北武當山,主峯都是金頂。武當山是南頂,北武當山是北頂,這是明朝清朝的時候,人們對南北兩座武當山的簡明叫法。奇松也值得一看,還有觀景臺。

北武當山上有北武當石舫,有玄天石舫,這是明清兩代一直保留下來的。山下曹家溝還有乾隆年間重修的太和宮,也就是真武行宮。吳冠中兩次上北武當,認爲花崗岩小聖石和奇松,自然造型和分佈章法,都和黃山一般。

淨樂王太子懸元十四歲修道,四十二年風雨磨鍊,在湖北武當山修成正果,成爲北方正神。然後九十九次遊歷北方,尋找行宮,直到發現羣峯之中一座山,把主峯拔高九十九丈,香爐峯有了,於是北武當山也有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北武當山上開闢的石棧道,兩邊還有鐵索,有劍門關一樣的關門,兩邊危崖壁立,石峯突兀,真的是人間淨土,一塵不染。這裏但聞松濤之聲,響徹山林。

金頂正南對面有一座山峯,峯頂兩塊巨石,西邊就像一頭巨大的烏龜,東邊就像昂首的長蛇。每當雲海浮動,龜蛇活龍活現,逼真生動。到這旅遊,都會嘖嘖稱奇,驚歎這巧奪天工的造化。

山上都是陡壁懸崖,只有天梯可攀,過了五里黃土,五里沙路,然後是一千四百五十多級石階,險峻的地方都有鐵索。沿途奇松怪石,廟宇石刻,蔥鬱的山林植被,點綴其間,相映成趣。

到了北武當山,看的就是峻拔的山川,連綿起伏,還有到金頂瞻仰玄天大帝的尊容。這裏有古猿望日,九龍出洞,天壺傾露,石羊朝聖,石龜下單,石虎,石蛤蟆,石象守山,石豬受難等等。

還有這個古代青銅器的傑出代表大鼎,不知道是怎麼搬上來的,堅若磐石,矗立在山巔之上,是鎮山之寶。這裏有母子松,迎客松,鴛鴦松,託天松等等。還有捨身崖,鷹嘴崖,千仞壁等等。

北武當山,三晉第一名山,兩千二百多米的香爐峯,直插穹蒼。這裏有萬神廟,火神廟,龍王廟,黑虎廟,喬松室,三官廟,山神土地廟,靈宮廟,玄天大殿,太和宮等等建築。啓功,馮其庸,吳冠中,臧克家,方毅,周而復等人都曾登臨武當論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