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說她獨立女性人設崩塌,明明收入比老公高几百倍,卻不敢從老公手上搶過孩子的冠姓權,還是走上了“婚驢”的道路。但“新複姓”的大量出現也讓一些學者開始擔憂:這些擁有第一代“複姓”的人在結婚生子之後,他們後代的姓氏會不會往上無限疊加,例如一個姓“陳楊”的人和姓“張梁”的人,生出的孩子是不是就要姓“陳楊張梁”才能體現男女平等。

原標題:罵papi醬是婚驢的人,別碰瓷女權了

罵着婚驢爭冠姓權的人,都是腦子有問題的人渣。

“冠姓權是低低垂掛的一片葉子,你光捋葉子是不可能拔掉一棵大樹的。”

今年兩性“反動詞彙”出爐了,它就是“婚驢”。

事情源於幾天前的母親節,新晉媽媽papi醬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張懷抱嬰兒的自拍,並祝所有當媽的節日快樂。

隨後事情的發展朝着越來越魔幻的方向走去。

有網友說:“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喫瓜】。”

中文就是這樣被槓精污染的。

這句話言辭簡練,轉折突兀,配上最後那個意味深長的喫瓜表情,估計馬爾克斯看了都會鼓掌拍手,普魯斯特聽了都自愧不如。

隨後部分網友如瘋狗一般湧來,開始對着papi醬口誅筆伐、攀附撕咬。

有人說她獨立女性人設崩塌,明明收入比老公高几百倍,卻不敢從老公手上搶過孩子的冠姓權,還是走上了“婚驢”的道路。

是的,就因爲一個公衆女性沒有讓自己的孩子隨自己姓,她就被貼上“強奴勁驢”的標籤。

事件發酵後,papi醬在其微博置頂了這條舊視頻。

冠姓權的戰爭,

必將一直持續下去

冠姓權到底重不重要?

有人認爲挑事者是喫飽了沒事幹,千百年來子女的姓一直跟隨父親,根本沒有必要拿出來討論;

有人覺得女性在生育過程中比男性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孩子隨父姓不公平;

也有人不以爲意,認爲孩子跟不跟自己姓無所謂,爭冠姓權這件事本身就很無聊……

如此看來,冠姓權確實很重要,否則大家沒必要一直圍繞着它吵來吵去。

在近幾年的社會新聞中,也不乏因爲夫妻爭奪冠姓權而釀成的鬧劇和慘案。

“離婚後擅自給娃改姓,‘任性’媽媽被告上法庭。”

“新生男嬰隨母姓,上門女婿手持尖刀欲殺妻滅子。”

“陝西一男子不滿孩子準備隨妻姓,持斧砍死岳父母。”

新聞中的男主人公們都視冠姓權爲命根子,決不允許被女人搶走。

爲什麼沒人罵這些爭冠姓權的男人爲“激進男權主義者”。

papi醬事件發生後,直男聖地虎撲社區上發起了一項投票。

有人提出:“如果你的妻子提出孩子(就一個)跟她姓,你同意嗎?”在1300多名投票者中,有將近七成的男性選擇了“不同意”。

底下的熱門評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男性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所產生的本能抗拒。

“我同意她這種想法,所以就放手去讓她找個和她同姓的吧。”“同意啊,讓她帶着跟她同姓的孩子滾。”

爲什麼冠姓權如此重要,以至於多數男性必須死死攥緊這項權利,堅決不肯放手。

母系社會時,孩子隨母姓,進入父系社會之後,孩子又隨父姓。說到底,姓氏是由家庭權力關係,即父母親各自所佔有的生產資料決定的。

姓氏的傳遞意味着宗族血緣的延續、家族財產的繼承,孩子冠誰的姓,意味着傳承哪邊的宗族和血脈。

祠堂、家譜體現了一種姓氏傳承。/《 白鹿原

在父系社會,男性比女性佔有更多生產資料,自然而然獲得子女的冠姓權,女性作爲男權的附屬品則喪失這項權利。

上野千鶴子在《父權制與資本主義》一書中則說得更明白:“孩子冠父姓意味着把母親標記爲外人。”

但隨着女性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子隨父姓”的觀念開始遭到挑戰。

社會學家李銀河在自傳中談到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姓氏,她們家有四個孩子,兩個隨父姓,兩個隨母姓,唯一的兒子也隨母姓。

在相對開放自由家庭長大的人,對待愛情的態度也會寬闊些。/@李銀河

李銀河父母有個同事是傅作義的女兒,她家裏有三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第三個孩子乾脆捨棄姓,只取一個名字,叫“晨風”,聽起來也不失爲一種別樣的浪漫。

知識分子家庭的自由開放,普通人尚不能完全達到,但隨着二孩時代的到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接受“大孩隨父姓,二孩隨母姓”的冠姓權分配設定。

還有的家庭開始用“父姓+母姓”的方式將母親的姓嵌入孩子的姓名之中。

例如秦牛正威,她的父親姓“秦”,母親姓“牛”,於是取姓爲“秦牛”,類似的例子還有孫楊、馬蘇等。

理論上,秦牛正威姓“秦”,名“牛正威”。/《青春有你》

但“新複姓”的大量出現也讓一些學者開始擔憂:這些擁有第一代“複姓”的人在結婚生子之後,他們後代的姓氏會不會往上無限疊加,例如一個姓“陳楊”的人和姓“張梁”的人,生出的孩子是不是就要姓“陳楊張梁”才能體現男女平等。

事實上,隨母姓並不是促進男女平等的必要條件,而是男女逐漸平等之後的一種結果。隨父姓也並不代表着男女之間就不平等。

香港因爲受民國法律和西方思想的影響,至今仍留有女方婚後隨夫姓的傳統。例如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她本名叫鄭月娥,在嫁給丈夫後,冠夫姓爲林鄭月娥。但我覺得,應該也沒有人敢稱她爲“婚驢”。

總而言之,冠姓權牽扯甚廣,絕不能將它和男女平等畫等號,不然才真的是畫地爲牢,阻礙男女平等的議題討論。

林志玲宣佈和日本男星黑澤良平結婚後,有“熱心”的網友就開始擔心林志玲是否要改名爲黑澤志玲。/@EXILE-AKIRA

爭取男女平等,

不能攻擊侮辱個人選擇

兩性在冠姓權上的討論和爭奪,只要不違背公序民俗,我們都可以理解。但現在互聯網上一羣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魑魅魍魎,卻正在攪渾這潭水。

“婚驢”“胎器”……如果不是papi醬事件,很多人根本不會想到,這些不堪入耳的詞彙來自於一個自稱爲女性同胞爭取權益的團體。

面目醜惡的嘲諷聲不僅限於一兩個“新鮮詞彙”,在攻擊女性同胞時,她們成爲了真正的語言大師。

“好心疼她……明明這麼一個獨立優秀的女性,卻走上了驢的道路。”

“她花點錢捐的樓都能和她姓呢,冒着生命危險下的崽倒是外姓了,嘖嘖嘖。”

因爲papi醬沒讓孩子隨自己的姓,就貶低她爲“婚驢”“胎器”,因爲她產後狀態疲憊,就陰陽怪氣地諷刺人家得不償失,這不是女權,而是惡臭。

有些網友就是手伸很長、嘴巴很臭。/《康熙來了》

她們分不清“公”與“私”的邊界,所以纔會對“別人家的孩子姓什麼”這種私事指手畫腳。

她們認定婚姻是女性的墳墓,卻用自己的腐朽思想進一步加固“冠姓權”這種父權遺產。

她們身爲女性,卻極其痛恨女性,動則揮舞女權鬥士的旗幟,暗地裏卻把所有的髒水都潑到女人身上。

稱她們爲“爹味女權”或許都是高估了她們,別說“女權”了,她們那用福爾馬林泡過的腦子或許連什麼是“權利”都不懂。

她們的思維邏輯還是男權式的,通過背叛女性羣體的方式試圖從男性身上奪得那零星半點的權利,卻因其粗糙的手法首先惹怒了男性。

她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求絕對意義上的、和男性完全對立的“女權”,也就是個人中心主義。

女權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美國夫人》

“我不要聽其他女性要什麼,更不想知道其他女性在婚姻中的實際生存狀態,我只要你們都按照我的邏輯和方式行事,否則你們就是女性的背叛者、男權的奴隸。”這就是她們的粗暴邏輯。

媒體人何潤鋒在社交平臺上用一段語速極快的“口播”表達了自己的怒火:

“她們以爲自己是打假除惡的道德鬥士,其實不過是缺乏邏輯常識的價值槓精,沒有對生活的理解,沒有對人性的洞察,沒有對自我的參照,沒有對他者的寬容,所有的口號都是扯淡。”

冠姓權或許可以成爲父權社會下女性爭取性別平等的藥引,我們可以從制度和結構的不平等角度討論冠姓權,也可以在自己家庭內部發動變革,女性勇於爭取冠姓權,男性主動放棄冠姓權。

但辱罵女性隨夫姓、孩子隨父姓就是給男方提供免費子宮,這不是女權,這是人渣。

“婚驢”一詞完全就是舊社會的遺毒。/《正陽門下小女人》

從沒有任何權利是通過對個體的羞辱凌遲獲得的,除非他們就是希特勒。

正如博主@尉遲燕窩所說:“如果理論僅僅(淪爲)攻擊和傷害人的道具,而非促進平等尊重,增加選擇權的啓蒙之光,那這個理論恐怕是冷血而本末倒置的。”

人是最終的目的,“女權”的本質是對女性羣體的人文關懷,而不是打壓她們原本就已狹窄的生存空間。

這場“冠姓權”的爭奪,

不過是捏軟柿子

所謂“冠姓權”,在法律層面上是個僞命題。

我國《婚姻法》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法律同時賦予夫妻雙方爲子女冠姓的權利,這是一種私權利。

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要求孩子跟隨自己的姓,都是合法的正常訴求。孩子成年之後,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姓。

小孩姓什麼,就是哪家人,這種觀念很老套。/《母親》

但在法律實踐中,姓名權也不是完全自由的。

第三姓在我國很少被允許。據《****》2018年4月18日報道,呂某和妻子張某因酷愛詩詞歌賦和中國傳統文化,決定爲愛女取名爲“北雁雲依”,卻被當地派出所告知這不符合出生登記條件,拒絕爲其辦理戶口登記。

法官指出:“從社會管理和發展的角度,子女承襲父母姓氏有利於提高社會管理效率,倘若允許隨意選取姓氏甚至恣意創造姓氏,會增加社會管理成本,增加社會管理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這也是最近大量複姓出現的原因之一。

父母離異後,未成年孩子的姓氏修改也需要離異雙方協商一致,否則將被視爲無效。

孩子成年之後想給自己改名,同樣面臨着諸多麻煩。身份證、戶口本、畢業證、學位證、結婚證、房產證、銀行卡、各種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都需要變更,絕對能把你累得夠嗆。

改名越早越好,不然各種證件變更能煩死你。/圖蟲創意

撇開法律層面,“冠母姓”在現實實踐過程中仍然面臨着諸多壓力和阻礙。

千百年來“冠父姓”已經成爲人們腦海中約定俗成的習慣,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全顛覆。

即使有夫妻想讓孩子隨母姓或者取第三姓,在考慮到雙方家族和社會的意見後,可能還是會讓孩子隨父姓。

即便是在女權運動發展軌跡較爲完整的英美等國,婚後選擇不隨夫姓的女性仍然是少數。

《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的兩項調查顯示,有60%的美國女性認爲自己是女權主義者,但只有20%的已婚女性選擇不冠夫姓。女權和冠姓權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衝突。

美國女星海莉·鮑德溫在和賈斯汀·比伯結婚後冠上夫姓,更名爲海莉·比伯。/@haileybieber

在國內,冠姓權也並不是兩性關係中的核心議題,女性的生存弱勢體現在除冠姓權外的方方面面:受教育權、生育權、就業權、農村土地繼承權……

我們把“冠姓權”拎出來翻來覆去地吵,卻忘記了在中國的某些地方,還有大量的農村女童連基本的受教育權都無法得到保障。

與其在冠姓權上爭得面紅耳赤,不如先從法律層面上爲女性賦權,比如保障農村女童的受教育權、讓農村女性擁有平等的土地繼承權、規定夫妻雙方共同承擔育兒責任……這些都比空泛地爭論冠姓權有意義且有效率多了。

“冠姓權是低低垂掛的一片葉子,你光捋葉子是不可能拔掉一棵大樹的。”博主@科學未來人如是說。

《離婚後擅自給娃改姓,“任性”媽媽被告上法庭》陳菲.《金陵晚報》2016-09-12

《“冠姓權”爭的不只是一個姓氏》蔡敏《中國婦女報》2020-04-27

《秦牛正威爲什麼叫秦牛正威》浪潮工作室.2020-04-09

《孩子姓啥可以隨心所欲嗎》****.2018-04-18

Does Taking YourMarried Name Mean You’re Not a Real Feminist?.PATRICIA GARCIA.2012-05-12

✎作者 | 趙皖西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