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舒曰信的真實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當他知道姚子健不喜國民黨內部的奢靡腐敗之風后,便將其引薦給了從事中共中央情報工作的魯自誠。因此,爲保證中央特科情報組的安全,魯自誠並未將姚子健所效力的具體機構告訴他本人,所以姚子健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麼。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標榜自身不繫浮名,志存高潔之士自古有之,可終南隱逸也不過是沽名釣譽,真正能夠做到"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人少之又少,姚子健可以算上一位。他心憂天下,有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信念,亦有不平則鳴的無畏精神,還有超脫政黨觀念,爲百姓戰鬥的心胸。如此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英雄,爲何會在67年後才清楚自己的特工身份?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雖然出生於動盪不安的亂世,但姚子健的少年時期過得並不淒涼。他於1915年在江蘇省宜興市出生,家境普通,沒有鼎鐺玉石金塊珠礫的奢靡生活;然其父在徐舍鎮有茶館一間,常日招攬四方來客,人聲鼎沸,進項足以保證一家人衣食無憂。

而且,動盪時期的茶館,魚龍混雜,消息靈通,到處都是鍼砭時弊,高談闊論之聲;在此環境中淫浸長大的姚子健天然便懷有一種關心天下大事的熱情和早慧。這份熱情和早慧成爲他學習的動力和支撐,因而他在14歲時以出色的成績考入上海勞動大學的附屬中學部。隨着知識的增添和眼界的開闊,他愈加清晰地看到中國所處境地的危險,也更加堅定自己爲國效力的決心。
在現代生活中,讀書無用論的風氣盛行,許多人認爲寒窗苦讀,滿腹經綸的人,有時候並不如胸無點墨者在社會上的成就高,獲得的金錢多。但其實,讀書所帶給大家的並非只有功利性質的成就,它更能彌補人性中的不足。就像姚子健,學習可以讓他看清世界,也鍛鍊他的意志。所以,博學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當勉力爲之。亂世求學註定無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姚子健和他的同學們時刻洞悉着風雲變化,"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來,令他們羣情激奮。

因而,剛剛16歲的姚子健和同窗們舉行了多次向政府請願的活動,以表示其愛國之情。這樣的舉動激怒了當時的政府,學校被勒令停工整頓,師生被要求離開學校。雖然被迫停學,但姚子健對人生還懷有很多期望,也一直等待着學校開學。可時間不停地流逝,轉眼幾個月過去,學校依舊沒有開學的跡象。爲了不荒廢學業,尋找爲國做事的機會,姚子健決定另尋他路。
於是,他在1933年參加南京國民黨軍事管理學院的考試,併成功入選。從此後,他便在這個學校學習測量製圖。畢業後他又被分配到南京,在測量總部工作,就此開始了爲國效力的人生。"不忘初心",這個詞語說起來平平無奇,甚至有點俗氣,因爲很多人都在說;不過,現實中的大多數人說出來,只是把它從腦子裏送到嘴邊,從未過心。

誰小時候的理想是當個科學家長大後卻經了商?又有誰小時候想要畫畫可長大後已經很久沒有觸碰過畫筆?此之謂,失其本心。這世間,能夠如姚子健般"從一而終"的人,着實不多。
明珠雖暗投,輾轉成大義
懷着雄心與壯志進入國民黨內部,準備大展拳腳的姚子健開始感到迷茫,眼前的機構不是他所想象的政府部門。在他的理想中,政府應該是清明的,政府工作人員應是雖有榮光,燕處超然的;可是在國民黨政府裏,官員腐敗,相互傾扎是常態,渾渾噩噩以期度日的蠹蟲隨處可見;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使姚子健覺得進錯了地方。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當姚子健爲自己無法實現抱負而痛心疾首時,同鄉好友舒曰信出現了。舒曰信的真實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當他知道姚子健不喜國民黨內部的奢靡腐敗之風后,便將其引薦給了從事中共中央情報工作的魯自誠。之後,經魯自誠的介紹,姚子健正式成爲了中央情報組織的一員。

當時,國共兩黨合作關係破裂,白色恐怖籠罩在共產黨人的頭上;因此,爲保證中央特科情報組的安全,魯自誠並未將姚子健所效力的具體機構告訴他本人,所以姚子健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麼。雖然不瞭解自己的具體身份,可是姚子健明白共產黨是爲人民而戰鬥的,站在共產黨的陣營是正確的選擇。懷着這樣的信念,姚子健爲共產黨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最初,他工作於國民黨的製圖部門,能夠接觸的有效信息比較少;後來,他便以眼睛有疾病,無法從事長時間的畫圖工作爲由,申請調動到保管軍事地圖的部門。在這個部門中,姚子健主要負責的是機密地圖的收發以及軍事信息文件的傳達等工作,可接觸的機密文件增加很多。每當國民黨軍隊有所動作,他都會事先將文件複製一份帶給共產黨,爲共產黨贏得勝利做出巨大貢獻,也爲國家的和平付出頗多。
這一切的結束是在1938年。隱藏在敵人內部爲國效力固然可以,然身爲八尺男兒姚子健更希望能夠在國家危難之際親上戰場,櫛風沐雨,砍侵犯者頭顱以慰亡靈。所以,他向組織申請前往抗日前線。組織尊重了他的想法,併爲他做出安排。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直到臥底生涯結束,姚子健也不知道自己具體是爲哪個部門做事。不過這只是平生小事,他也不甚在意,只要所行之事有利於蒼生百姓即可。不過祕密終究有被揭露的一天,時過67年之後,已經年近百歲的姚子健在偶然之中遇到了舊時戰友沈安娜,兩人見面之後相談甚歡,並說起年輕時的往事。就在這時,沈安娜告訴姚子健,他其實是中央特科的一員。自此,姚子健終於瞭解了自己的身份。
這一真相讓姚子健漂泊一生的身份有了落腳點,隨後他也在沈安娜的協助下擁有了政府承認的情報人員身份。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姚子健一生爲國爲民,鞠躬盡瘁,身爲學子與政府抗衡,與山河同悲;長大後又擺脫國民黨狹隘的政黨之見,爲共產黨做出貢獻;之後又奔赴前線,上陣殺敵。這種舍小我,取大我,不計功名的革命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