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的背景往往是猴子看到了一只被宰的鸡。新西兰包括外长和财长在内的多个政客5月上旬纷纷公开叫喊,要求让某岛“重返”世界卫生大会(WHA)。不过,该国首脑阿德恩在5月12日紧急表态,重申坚守并贯彻“一中原则”。



  尽管出现杂音,但新西兰方面仍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本国牛羊肉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哪里。更何况,如今新西兰还准备加大在华销售水果的力度。2020年3月的数据显示,新西兰的肉类和水果出口都呈增长态势,对华市场功不可没。从2017年开始,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大陆。2019年,新西兰牛肉出口的最大目的地也是大陆。对新西兰而言,这才是不可或缺的巨大市场。

  阿德恩的反应不可谓不快。而这种“神速”恐怕也有澳大利亚的一份功劳。如果不是澳方不断在危险边缘试探而“求锤得锤”,恐怕新西兰方面还会继续装睡。

  搞砸了对华关系,澳大利亚连收3个坏消息:

  1、澳大利亚主要的谷物生产商如今恐怕很难睡个好觉,大麦或被征收73.6%的反倾销税和6.9%的反补贴税就像悬在头顶上的利刃。另一只靴子迟迟没有落下,这种滋味最难受。而听到靴子响的澳大利亚肉类生产商的日子更加难过。澳方5月12日确认,该国4家最大牛肉加工企业暂时无法对华出口。



  2、除了让大麦、牛肉等大宗商品的对华出口遇阻,也令国际资本对澳大利亚失去信心。能源巨头埃尼集团正在计划撤出澳大利亚市场,出售包括天然气公司在内的资产,显示出澳大利亚的前景已被看衰。

  3、不仅如此,澳大利亚3月20日至4月20日期间的就业人数创造了42年来最大降幅。澳方一步走错,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

  面对这种窘境,澳方还在煞有介事地声称已经对华发出沟通的要求,但并未收到回复。澳方现在依然嘴硬:即使面对这状况,也不会放弃所谓的“国际调查”。

  问题在于,澳方提出“国际调查”的根据就是所谓的“新冠病毒起源论”,堪培拉方面完全是跟在美方后面闻味儿。可如今连澳大利亚科学家都承认,新冠病毒一直在进化,并非人工制造。《悉尼先驱晨报》干脆批评澳大利亚某些政客是被美国的“白痴病毒”感染。可以说,澳方是自讨没趣,本来就已经相当难堪,却为了面子而继续撞墙。

  美方玩栽赃陷害、抹黑诬陷这套把戏,是有着明确的利益诉求,那么澳大利亚又图个什么呢?作为一个农业国和资源出口国,澳大利亚有什么资本玩这种危险的游戏?放着坐地收钱的好日子不过,非要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结果就是白白把出口份额让给了美国,而美国人可是连一句谢谢都不会说。

  这笔账,新西兰人迅速就算清楚了,因此其首脑用明确表态的方式认了错。在生意场上,如果要想获利,要讲感情和原则。像澳大利亚首脑莫里森这样,在2019年公开声称“美国是朋友,最大贸易伙伴只是客户”的幼稚做法,显得既傲慢又无知。拒绝接受大国崛起的事实,就只能品尝苦果。2019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达到1039亿美元,恐怕这个记录在若干年后都很难打破了。

  澳大利亚求锤得锤,会让很多国家意识到,盲目站队是愚蠢的,两只大象争斗时,小块头就别去抢戏了,否则下场会很惨。

  当然,世上也并不缺乏那种没有武松的本事,却不幸有武松脾气的那种二货。法国最近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据媒体报道,近日,法方受到利润的诱惑而准备向某岛提供军售服务,很有趁人之危的意思。不仅如此,法方还大言不惭地声称,此举并未违反“一中原则”,因为只是履行合约。



  遥想1992年,法国以“中法贸易不平衡”、“法国航空工业面临困难”、“美国可以法国为何不可以”为由,悍然向某岛出售60架“幻影”战斗机。法国将近30年前玩过一次强盗逻辑,当时也吃到足够的教训。现在看起来,时间一长,果然会让痛苦的记忆也逐渐模糊。

  法国在此时意外出头,似乎也在呼应澳大利亚。众所周知的是,澳大利亚在2019年2月与法国签署价值500亿美元的“世纪军售协议”,两国将共同建造12艘潜艇。法澳两国可以说已经是“军事盟友”。

  马克龙在2年前的2018年5月访问澳大利亚时,提出法澳两国要加强合作,在“印太地区”建立一个新的“战略轴心”,以平衡大国在该地区的势力。法国之所以极力将澳大利亚推向前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是法国的海外属地。法澳两国都不希望崛起中的大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扩大影响力。



  如今,中法都已经不是30前的中法。巴黎方面与其在亚太地区玩火,不如先把本国疫情好好治理一下,当然,欧盟的烂摊子和难民问题也够法国喝一壶的,就别挑衅自己本来就惹不起的国家了。为了做某岛几艘破军舰的生意,却不顾两国至今500多亿美元的贸易,堂堂法兰西,为了芝麻丢西瓜,难道比袋鼠的脑容量还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