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想“杜絕”老師做任何兼職,讓他們一門心思用在課堂上,那麼比起橫加指責來說,也許更應該做的,是去好好想想爲什麼體面的老師們會用非專業的兼職來增收吧。還有人說,這些年教師素質下降,信不過老師。

  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小長假剛過,四川巴中的一位“外賣小哥”就意外地火了。

  讓他“火”起來的,並不是左右橫跳的車技,也不是做了暖心感人的好事,而是他“外賣小哥”背後的真實職業——教師。

  李某,四川巴中廣納中學的一名音樂兼生物老師。

  今年34歲的他,正值一名年輕教師開始挑大樑的起步階段。

  從今年3月份開始,他兼職外賣小哥,用送外賣的兼職收入貼補家用。

  兼職送外賣,按理說這並不奇怪,各行各業都有生活壓力大的人選擇了這份工作。

  況且,但凡是個有責任心的人,都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生活得好一些。自食其力,這無可厚非。

  但僅僅因爲他是一名老師,就立刻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議。

  有說他不務正業的,有質疑他課餘時間不備課的,還有說“音樂老師不用上課,出門增收”這種風涼話的…

  對這些言論,我確實有點想不通支撐它們的邏輯。

  首先,從客觀情況上說,老師的收入並不高,他的妻子是護士,同樣是工作辛苦但收入平平。

  雖然他們的職業都有特殊性,但老師也得喫飯,護士也得養家。

  一個收入水平不高的家庭,通過自食其力改善生活條件不僅是人之常情,更是負責、上進之舉。

  其次,從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來說,教師除了不能進行有償授課之外,並沒有規定不得做其他兼職。

  (捎帶問一句,外面那些課外輔導班的老師是“老師”嗎?)

  當然,如果這樣說的話,立刻就會有人跳出來說:老師應該有奉獻精神,課餘也應該備課。

  有沒有那麼多課需要備我是不知道,但是所謂的“奉獻精神”根本就是典型的道德綁架。

  如果要說奉獻的話,國家發展社會進步離不開方方面面各行各業的奉獻。

  請問,那些拷問老師是否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們,你們在下班後又爲祖國“奉獻”了什麼?

  第三,從人情上說,雖說工作不分三六九等,但誰也都不想去做服務行業看人臉色。

  而且送外賣,還是種早出晚歸、風雨兼程的服務。

  有人說,送外賣月入過萬的有很多,爲了這份收入辛苦點也就值了。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高收入的背後是人力短缺的溢價?

  如果外賣小哥過多,僧多粥少只能讓大夥都“喫不飽”。

  至於爲什麼送外賣的人少,怕辛苦的人是少數,覺得放不下面子的人居多。

  讓這位老師騎上單車的,實屬在職業規定的範圍內做出的無奈之舉。

  如果不是爲了生活,誰會願意去放下這個面子?

  於情於理,我都認爲這位老師不僅做的沒錯,而且爲家庭責任樹立了榜樣。

  有時候我經常在想,爲什麼老師這個職業只要是有點風吹草動,都會立刻被推上風口浪尖。

  有人說是因爲老師教書育人,職業神聖,理應接受更嚴格的輿論監督。

  這一點我不否認,但從最終共同的目的來說,這種監督並不是“權力”,而是共同淨化教育環境的“義務”。

  我們不能因爲手握這種特殊的權利就隨意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反而更應該謹言慎行纔是。

  畢竟,我們和老師的出發點都是教育出更好的下一代,從哪個角度來說,我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何必針鋒相對。

  還有人說,這些年教師素質下降,信不過老師。

  我承認教師隊伍裏也有個別害羣之馬,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其他優秀教師的辛苦付出。

  也許我無法說服你相信,但這從前後邏輯上本身就是矛盾的。

  信不過多數的老師,就代表不尊重這個職業。既然不尊重這個職業,那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也自然不該成爲你對他們過於苛刻的理由。

  老師用課餘時間打零工,這和備不備課本身就是兩回事。

  如果想“杜絕”老師做任何兼職,讓他們一門心思用在課堂上,那麼比起橫加指責來說,也許更應該做的,是去好好想想爲什麼體面的老師們會用非專業的兼職來增收吧。

  『誠言呈語』每天趣談教育新鮮事。

  在這裏,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