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因为占据凉州才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的,因此在第一次北伐之初,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时,诸葛亮并没有采纳,毕竟魏延所希望的是自己出奇兵走子午谷,在曹魏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占据长安,而这与诸葛亮当时设想的占据凉州不同,再加上此行凶险万分,因此诸葛亮才会如此果断的拒绝魏延的设想。笔者认为,诸葛亮希望通过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他全据凉州,就可以将蜀陇连成一片,对曹魏形成威胁,最终成功占据长安。

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认为蜀汉内部已经稳定,于是他打算出兵攻打曹魏,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写下《出师表》上奏刘禅,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介绍了北伐的重要性与意义,他称刘备大业未成就中途去世,现如今天下三分,蜀汉疲敝,眼下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因此需要尽快做出变化,为此,诸葛亮希望刘禅可以将讨伐汉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若无法完成这番重任,刘禅可以治他的罪。不难看出,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及的北伐目的是完成先帝刘备的遗愿,达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愿望。那诸葛亮的北伐真是这个目的吗?

事实上,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提及了眼下的无奈,此时益州疲弊,但曹魏占据天下的十之七八,如今国力强盛,虽然诸葛亮有信心出兵北伐,但妄想直接攻破曹魏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至少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中,他并不认为自己能攻下洛阳,不过诸葛亮的目标虽然不是攻克洛阳,但他所谓的还于旧都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当时诸葛亮将目标设定在夺取长安上。

虽然说在董卓迁都长安后,他被吕布和王允设计诛杀,此后董卓的旧部在贾诩的挑唆下攻入长安,导致长安城在经受了战火的荼毒后成为一片废墟,但对于诸葛亮来说,只要能占据长安,就能逐渐侵吞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就此全据关中,使蜀陇连成一片,扩大地盘,建立蜀陇战略基地,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的军事回旋余地。但要占据长安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诸葛亮不得不一步一步小心行事,而他做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占据凉州。

早在诸葛亮向刘备描述《隆中对》时,他就已经将凉州列入需要获取的版图之中。在《三国志·马超传》中曾有提及,称当时孙权让诸葛瑾到蜀汉索要荆州诸郡时,刘备就曾回答称等他自己占据凉州之后,才可以把荆州还给东吴了,不难看出,刘备早就有夺取凉州之心,为此,他不惜重用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马超,希望通过马超的威望更好的将凉州收入囊中。在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刘备拜马超为凉州牧,其目的就是要马超“信着北土”,“西和诸戎”,先夺凉州,再进中原。更何况当时蜀汉已夺汉中,只要诸葛亮再取陇右,使蜀、汉、陇连成一片,据守蜀北大门,再加上东吴还是蜀汉的盟友,如此一来,就可将曹魏的大半领土包围起来,就此改变蜀汉仅据川蜀偏僻一隅,远离秦川中原,势孤力单的局面。

正因为占据凉州才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的,因此在第一次北伐之初,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时,诸葛亮并没有采纳,毕竟魏延所希望的是自己出奇兵走子午谷,在曹魏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占据长安,而这与诸葛亮当时设想的占据凉州不同,再加上此行凶险万分,因此诸葛亮才会如此果断的拒绝魏延的设想。不仅如此,在第一次北伐时期的关键一战街亭之战中,正因为马谡的战败而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而街亭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当时街亭所处的陇西到正是关中通往凉州的主要道路。诸葛亮要马谡坐镇于此,为的就是阻挡关中的援军入凉,而他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侵吞和消化凉州。正因如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所要做的,就是全据凉州。

笔者认为,诸葛亮希望通过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他全据凉州,就可以将蜀陇连成一片,对曹魏形成威胁,最终成功占据长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