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饭圈”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先是某女幼师教自己的学生“喊口号”,整齐划一的“做动作”,统一为自己口中的偶像肖战“鼓劲”。这段所谓的应援视频在网上传播后,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肖战的粉丝也许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大规模的社会舆论声浪已经淹没了粉丝的行为。最后连权威媒体都出来发声:职业底“线”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饭圈不能圈一切。

幼师的职业目标是教育孩子,但教授孩子用话语和行为声援自己的明星,这显然有失师德,突破了职业的底线。

另外,这种利用职业之便的应援行为本就应该受到抵制和声讨,但粉丝为了自己明星的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竟然颠倒黑白,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人数优势和流量效应,淹没理性的声音,党同伐异,让饭圈文化压制一切其他文化形式的存在。

就当肖战主动发声,希望粉丝理性追星,同时表示自己不需要“应援”后,网络上很快又出现了王俊凯的老师粉丝组织学生应援。视频中,这位老师居然让学生大喊“王俊凯最帅”。

随后,网络又出现了幼师教导自己的学生应援王一博的视频。而且视频连人物都没有做模糊化处理,实在令人感叹饭圈文化的世风日下。

主流媒体发声,相关老师和学校受到了处罚,但粉丝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到底是什么让饭圈粉丝做出如此举动,其实从个体到群体进行分析后,答案非常简单。个体:象征性身份,一种精神认同

这些教师发布应援视频,目的不过是为了吸引注意力。首先为自己喜爱的明星摇旗呐喊,其次是为证明自己作为粉丝的“合格”,在庞大的粉丝体系以及社会中获得身份认同。

并非要“污名化”所有的饭圈粉丝,但的确,越是疯狂、偏激的粉丝,其实在社会中越是被忽视的群体。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精神的寄托,只能在新的粉丝群体,虚拟社交中找到存在感。

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为偶像发声,自然可以进入更高级的粉丝阶层,拥有一定的身体地位,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媒体爆料,新人进入饭圈,需要不断完成“任务”,如同“升级打怪”一般,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在流量经济的当下,各大社交平台就是粉丝们每天必须“攻城略池”的主阵地。每日签到、发帖互动、打榜超话,必不可少。你能带来多少流量,你能做出多少数据,都与你在粉丝群体中的地位息息相关。

据说,大规模、统一化的应援团体,背后是等级森严的管理结构,规模越大的后援会,管理层的选拔越严格,甚至会筛查粉丝的职业和出生。

很快,个人的追星变成了群体行为,甚至是社会行为,因为随着饭圈不断扩张,他们能控制的流量,造成的影响超出了大部分个体的想象,控评、反黑、举报,利用人数优势,以流量压制一切。公共空间逐渐消失,令圈外的个体感到窒息。

人人都享受“造神”的快乐。当偶像们在自己的注视下登上宝座,而这条路又是由他们一砖一瓦亲自搭建,其间产生的自豪感自然非同一般。群体:粉丝经济背后的利益操控

粉丝经济终究还是一门生意,所有的行为都是精心算计下的“变现”手段。

饭圈文化最可怕的有两点:比较和压制。

比较,正是引人花钱上头的手段。对内,可以建立粉丝等级制度,花钱多的人,会得到群体内部人员更多的赞美和崇拜。最终,比较的结果就是,付出金钱的多少会和“你究竟有多爱明星”挂钩,逻辑简单粗暴,但相当有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明星的照片或者专辑能够在短时间里大卖的终极原因。

这种不以作品质量,而以数量和流量为标准的评价体系,最终会毁掉整个娱乐圈生态。优质的作品将越发稀缺,粉丝和流量成为唯一的,评判艺人实力的标准。

而那些因为自身精力和经济实力有限,不能为自己的偶像贡献太多的粉丝,在极端的打压中就变成了“你不配说自己有多爱他”的“有罪之人”。

带着“有罪”之身,有的粉丝在失去理性的思考后,自然会做出类似用视频应援的行为了。不能花钱,就利用自己的一切能力,做出其他人无法做出的事儿吧。

这是对内的比较和压制,对外,饭圈群体同样需要这两点。为了维持明星的热度,群体常常加入各种和“对家”的网络大战。由此,明星粉丝之间的“拉踩”,为了排名和地位,出现了类似“污名化”、红黑粉、甚至是舆论打压。

群体的恶,掩饰了个人的怯懦。群体的皮,催生了个人的恶爪。饭圈文化催生了网络宣泄,一旦有人触动了他们的神经,不需要讲理,不需要辩论,一哄而起,一棍打死,用流量淹没一切。而媒体一旦发声,一律按吃流量红利、蹭热度处理。

压制和统一化带来的恶性循环在肖战的粉丝事件中抵达了最高峰。其他小众群体被流量淹没,继而被迫禁声、或者消亡。

最可怕的不是大家因为观念不同,争吵得面红耳赤;而是没有不同的观点,大家保持沉默。这种相互满足的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原本应该建立在一种你情我愿的良性互动之上,如今却成了与偶像本人没多大关系、饭圈体系内外,人与人的斗争。

因为饭圈成了一个个金钱战斗的、组织性极强的团体,却也在这些条条框框中,与喜欢一个明星最初的“快乐”渐行渐远。

所有个体和群体的背后,都站着利益团体,经纪公司或者商家。但他们为了赚快钱,对新晋流量示好有多快,转头向下一个流量的时候就有多快。当一切都和金钱利益挂钩,粉丝最终又能从明星那里留下什么呢?

有位明星曾说过:“爱是不用讨论对错的,爱就爱了,也没有值不值得。但是爱,本应该让我们更强大,而不是更疲惫而卑微的。”

追星,没有错,饭圈也不可怕,只要追星能让个体比昨天的自己更好,饭圈能够让孤独的人得到展示自我的空间,都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有益的社交形式。

电影:说透了所有的饭圈文化和控制体系

无论是幼儿园老师的视频,还是种种饭圈行为,其实都在一部经典影片中得到了体现。

德国电影《浪潮》对于权力的形成和控制方式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展示。看完整部电影,你也许就明白了饭圈文化从个体到群体的组织形式。

影片中,一位老师原本希望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的危害,看穿个人崇拜和权力运行的背后逻辑。但这群现代学生,从排斥到顺从,最后发展到狂热,仅仅几天时间。

片中,老师要求学生放弃“个体”,遵从“集体”,要求他们统一着装,用统一的手势,建立群体的各类标签,不断吸纳新的成员。

于是,学生开始创建网页、四处宣传,并将集体的标志印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上。集体造就的权力假象,让众多一开始并不显眼的学生得到了手握权力的快感。当崇拜化为“浪潮”,只剩下奔涌与呼啸,对不同的声音的容忍度便迅速减弱,只剩下党同伐异的粗暴对待。

片尾,老师已经觉察到了失控,很多学生不愿接受老师被“污名化”,不过是因为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权力不想被剥夺。当老师宣布要解散这个团体时,有人做出了极端的行为,暴力升级、生命被践踏。

这部电影提醒了德国人,也提醒了全世界,对于权力的贪婪深植于每个人内心,轻易就会被点燃。看看那些学生们的行为,真像现在被极端饭圈文化控制的粉丝们。

恐怖的是,片中的老师会主动解散团体,而商业和资本绝对不会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