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夫子就是月亮,。夫子說天也是假的,因爲他曾經向上飛了好多年卻總也看不到盡頭,這個天下是不是如同水晶球裏的世界一樣,而看水晶球的人就是昊天。

登天前,夫子悄悄跟寧缺說: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個“假的”。

夫子是《將夜》裏光環最足的大人物之一,筆者曾經說過貓膩把儒家思想掰開揉碎,像撒胡椒麪一樣撒進全書,夫子就是儒家思想的豐碑。戰昊天,夫子登天變月亮,其實爲了這一戰,夫子已經準備了一千年。

電視劇裏,書院後山衆師兄弟爲應付舉世伐唐,曾開了一次會議,師兄說夫子跟七師姐一樣是陳國人,這是錯的。在《將夜》的世界裏,一千多年前,西陵神國的東面有一個魯國,夫子就出生在那裏。他曾經很努力地讀書,然後考上了“公務員”。(像不像孔子的出身?其實貓膩就是按着孔子和另一個人寫的夫子,那個人一會兒說。)
在魯國當上了小官兒,年輕的夫子很“憤青”,一次在審理案件時,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直接把被告給“咔嚓”了。夫子教導唐國人要“唐律第一”,他自己卻不遵循,他說大家都認爲那是個惡人,於是我就殺了他。這個“惡人”的背景很強大,於是夫子被權貴逼迫着辭職了。

只是辭職而非獲罪,說明夫子的背景也很強大。他的家族非常有實力,夫子“下課”,家族又花了很多錢,把他送到西陵神殿做執事。夫子對道門的事兒不感興趣,但是對道門的典籍很感興趣,於是他自告奮勇去藏書樓當了一個圖書管理員。(這是按老子的經歷來寫的,夫子是孔子和老子的化身。)
通過讀書,夫子開始悟道,從初識到感知再到不惑然後洞玄,再接着就開始停滯不前。當時藏書閣還有一個年輕道人也總來看書,二人不怎麼交流,直到把藏書閣裏的書全看完,兩個小道人覺得無聊起來。後來他們聽說知守觀有七本天書,於是就偷偷跑出去找,看完天書,夫子的修爲開始無上限的提升。

窺探到天書的祕密,兩人不但沒有不惑,反而陷入困頓,他們對這個世界產生莫大的疑問,這也是夫子要戰昊天最初的思想起源。夫子和小道人回到神殿,夫子繼續看守藏書閣,而那個道人則成爲了第一代光明大神官,隨後被西陵派往荒原傳道,臨走前,他偷走了知守觀的“天書明字卷”。
跟夫子一起看書、一起看天書的就是蓮生三十二。憑藉一本天書,蓮生大師在荒原創建了“明宗”,也就是後來的魔宗,在沒有唐國之前,荒人部落是那個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度。
在西陵神殿感覺無聊,夫子開始遊歷天下、四處講學,但很多百姓不喜歡聽夫子講課,因爲夫子聽夫子“講道理”是要付錢的。夫子說,不收錢,我喫什麼喝什麼?所以寧缺評價老師是一位: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劇版《將夜2》說,唐國的創始人是一位賣紅薯的,雖然西陵桃山下的烤紅薯攤是一處伏筆,但唐王的出身卻並不是這樣。
在鄉村授課,夫子難以溫飽,百姓也多“愚昧”,爲了幾個錢竟然不聽夫子的教誨,這讓他頗爲鬱悶。在渭河之西的咸陽土圍(書中原文)講課時,一個青年人找到夫子,他聽了夫子的“道理”非常感興趣,想向夫子求教。夫子很高興,以爲有人要拜師,提要求讓青年人去買幾斤豬肉來幫他解解饞,沒成想人家不是來當學生,而是想招募夫子當手下,這個青年人姓李。

夫子豈能給人當手下?不過他對年輕人有些好感又恰好沒事兒可做,就答應給他幫幫忙。那時候的天下混亂無比、悽慘無比,夫子幫助李姓青年創建了唐國。當時荒人強盛,四處與諸國征戰,唐國趁機積蓄實力,又遇上幾個風調雨順的好年份,國力漸漸強盛。
唐國有了錢,李姓唐王,也就是太祖爺請夫子幫忙建都城,夫子對這個有挑戰的事情很有興趣,不但修建長安城,還順手擺了一座驚神大陣。陣眼杵交給寧缺很多人還頗有微詞,其實連城帶陣都是夫子建的,沒有夫子哪來的唐國?
劇版《將夜2》,曾在唐王的宮殿裏展示過一幅天下地理圖,其實這幅圖也是經過編劇修改的。在貓膩原文的世界,西陵神國並不是與唐國接壤,他們是還有南晉國和後來叛變了的唐國“清河郡”。

強盛的荒人終於向唐國開戰,軍隊節節敗退眼看唐國不保,唐太祖再次來請夫子出馬拯救,夫子也必須親自出手,因爲要面對的敵人是蓮生三十二。寧缺問夫子與蓮生大師一戰誰贏了,夫子笑笑說“我不像你小師叔那樣喜歡打架,打的次數也不多,但我沒輸過”。
戰敗了荒人,唐國成爲天下第一強國,唐太祖開始“糊塗”,他經常與夫子的意見相左,夫子索性修建了書院,對唐王眼不見爲淨。不過,那位“膨脹”的帝王自以爲天下無敵,開始考慮長生不老的事情。有人告訴他,如果喫了夫子的肉就能永生,他竟然真的對夫子下手。一怒之下,夫子進皇宮殺了太祖,又立他兒子當唐王,然後親自教導,這也是每一代唐王都尊夫子爲老師的原因。

人類最無上的科學是哲學。在西陵神殿看遍羣書後,夫子就對這個世界產生種種懷疑。一千年來,他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找冥界、找世界的邊緣,但是他失敗了,險於哲學的困頓中夫子很苦惱,只能四處尋找美食忘記憂愁。
夫子對寧缺說,這個世界好像是個“泡”,當他走到世界盡頭時,再走幾步卻發現又來到遙遠的地圖另一邊,寧缺說這是“莫比烏斯環”(具體概念請讀者自行百度)。夫子說天也是假的,因爲他曾經向上飛了好多年卻總也看不到盡頭,這個天下是不是如同水晶球裏的世界一樣,而看水晶球的人就是昊天?

後來,夫子遇到了柯浩然,他是天縱奇才。夫子想收他爲徒,柯浩然不幹,夫子又說我代師收徒,柯浩然問你師父是誰?得知夫子並沒有老師,柯浩然才勉爲其難成爲了書院的小師叔。
小師叔柯浩然只會“浩然劍”,如同蓮生大師所說,柯浩然是“一通百通”的天才。仗劍走天下的柯浩然戰勝了人間所有的對手,包括誇獎他的蓮生大師,一人一劍,柯浩然滅了魔宗。沒有對手的高手是孤獨的,於是柯浩然問劍昊天,然後輸了,然後死了。

爲了替師弟報仇,也爲了解除心中千年的疑惑,夫子把對世界規則“窺探”的方式,改成了對昊天的挑戰。
夫子用仁義教李慢慢,用禮法教君陌,二人只是“像夫子”而已;三師姐餘簾修煉功法與衆不同,但仍然在昊天的體系內。夫子覺得他們戰勝昊天的希望不大,他走遍天下,尋找各方面的天才,後來書院二層樓有下棋的、彈琴的、打鐵的、繡花的,但夫子覺得他們也都沒有機會。他想起自己看過天書後又回到西陵神國,於是他收了知守觀最優秀的年輕人陳皮皮做徒弟,後來也覺得沒有可能。直到有一天,夫子發現了寧缺。

在《將夜》原文裏,寧缺是一位穿越的“時間旅行者”,他出生時光明大神官衛光明和夫子都“看到”了他的與衆不同。衛光明認爲他是“冥王之子”;夫子則說,我走遍世界也沒發現冥界,既然沒有冥界,哪來的冥王之子?
夫子覺得終於有了希望,只有不在昊天規則之內的人,纔有戰勝昊天的機會。

夫子終於登天與昊天大戰,知守觀主陳某、西陵神殿掌教、懸空寺講經首座、人間無數道觀無數皇宮無數貴人,都恭敬無比的俯首跪拜:恭請夫子顯聖!
《天書·明字卷》寫道:明者,日月也!日月輪迴,光暗交融,生生不息,自然之理。自然之理謂之道。道以衍法。法入末時,夜臨,月現。
月亮是什麼?這困擾了夫子很久,直到這一刻一切才真相大白:
夫子就是月亮,
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
將夜思:東窗畔靜靜描字的三師姐,原文裏餘簾對掌教做了什麼??

關注筆者,看不一樣的《將夜》
原創文字,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關注在上點贊在下,走過路過告訴筆者你來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