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可以注意到,在近几年的提名名单里,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越来越多,并且开始逐步向内地“迁移”,而留在香港本土的片子,除了文艺片,也就剩下了类型片了。今年的(最佳电影)提名名单很有意思,《叔·叔》《麦路人》《新喜剧之王》《花椒之味》和《少年的你》,其中《少年的你》和《花椒之味》属于合拍片,剩下的《叔·叔》《麦路人》属于文艺片,《新喜剧之王》则是类型片。

今年的金像奖没有了风云角逐,几乎和龙猫之前预计的差不多,《少年的你》拿到了全场最佳的席位,捧得了这届金像奖的头筹。

无论是周冬雨拿到了最佳女主,还是

而就在2016年,周冬雨才凭借着《七月与安生》捧走了半岛的最佳女主角的荣誉,短短四年间,她已经成为两岸三地的青年演员中的翘楚,在一众影视作品里的表现都颇为亮眼。

而这部《少年的你》,不仅仅把易烊千玺的潜力逼了出来,还顺手将周冬雨的演艺之路又往前推了一步。相信这届金像奖的荣誉拿到手,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演艺之路会好走得多。


同时,作为新一代年轻演员,他们所担负的也不仅仅是演好戏,还要做一个好榜样,成为青年演员中的标杆。因此,这届金像奖对《少年的你》的宽容和鼓励,同样也是对他们个人的鼓励,龙猫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作为香港最权威的电影节之一,香港电影金像奖历年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最近几年肉眼可见的从业人才流失,对香港本土电影的冲击还是不小。近几年参选的电影们,质量上并非不好,而是不够好,片子的总量无法满足优中取优的标准。因此,这几年的电影节都不怎么好看。

2019年的《无双》是第38届金像奖的焦点,它也确实拿到了当年的最佳电影奖项。但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当年也有合拍片进入提名,就是那部反响特别好的《红海行动》,导演是林超贤。


2018年,许鞍华凭借《明月几时有》拿到了最佳影片,当年的提名名单里,有刘德华的《拆弹专家》,也有张艾嘉导演的《相爱相亲》.

《相爱相亲》没能拿到奖项挺可惜,但《明月几时有》也的确是实至名归,这一点没得说。

不过可以注意到,在近几年的提名名单里,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越来越多,并且开始逐步向内地“迁移”,而留在香港本土的片子,除了文艺片,也就剩下了类型片了。


何以见得?

今年的(最佳电影)提名名单很有意思,《叔·叔》《麦路人》《新喜剧之王》《花椒之味》和《少年的你》,其中《少年的你》和《花椒之味》属于合拍片,剩下的《叔·叔》《麦路人》属于文艺片,《新喜剧之王》则是类型片。

因此,《少年的你》能从这个提名名单里脱颖而出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事实上,如果看过近几年的提名影片的话,就会发现,港式文艺片基本上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前年的《沦落人》关注残障群体,《叔·叔》则关注的LGBT群体,《麦路人》寻求的是某种情感共鸣,它们总在用情感为角色牵线,只是涉及人,但很少涉及到大环境。

因此,港式文艺片看起来就显得愈发小气,没有特色。


归根结底,这可能与香港寸土寸金的生存环境有一定关系。

随着这些年来香港优势的褪去,人才和市场的外流不可避免。文艺片和类型片的大兴,前者代表着小成本,后者则追求变现。

近年来,老牌香港导演来内地捞金的例子不少,但说到作品上,和过去的真的没法比。前几年的《美人鱼》,去年春节档的《新喜剧之王》,都是卖情怀套现的典范,除了导演和往年一样,没一样相同的。


港片复兴,挺难的。

好片子能带动起整个电影市场,而一味地追逐利益则会让市场本身积攒的优势慢慢流逝,港式类型动作片的崛起,其实只是昙花一现,它耗尽了这座城市的电影精力,最终免不了竭泽而渔。

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必然是多元化的,小成本和高概念并存的。《少年的你》打开的这个突破点,和之前我们看到的《红海行动》《战狼》不同,后者是典型的类型和主旋律,而《少年的你》开始走社会反思和现实主义路线,以此区别于那些以逐利为目的类型片。

而这种类型恰恰是香港电影所缺少的。因此,这部合拍片能绽放光彩,在一定程度上和类型有关。

我们对于国产大片的标准是什么?场面大、特效真、演技稳、大牌多,像这样的片子目前来看有几部,但不多,所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龙猫看来,《少年的你》是一部很有锋芒的作品,金像奖选择了它,相当于选择了塑造这部电影的广袤土地。所以,可能预想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合拍片的身影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提名名单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