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魏佳氏之前的兩位皇后,她們的父親都被封爲一等承恩公,可是到了令妃這裏,一直到魏佳氏病故,她也沒有像其她兩位皇后一樣,爲自己孃家謀取半點福利,更沒有像康熙的第二任皇后那樣,爲自己的生父求取爵位,還請求爲父修建寺廟,要知道,在清朝,皇帝的後宮沒有哪一位嬪妃不爲自己孃家着想的,孃家人有了權勢,自己在後宮的地位纔會有保障。孝賢純皇后去世後兩個月不到,魏佳氏便獲得了乾隆皇帝的歡心,成功成爲皇帝的妃嬪,在十九歲時便成爲後宮三大嬪妃之一,先後爲乾隆皇帝生下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曾經很火的兩部宮廷大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演繹了古代皇宮妃嬪們在後宮的爭鬥,大家對劇中的人物多多少少也有些瞭解。

第一、容貌傾城,待人真誠。

清朝乾隆時期,魏佳氏入宮當宮女,因爲她直爽的性子和認真做事的態度,很快便被調到皇后身邊當差,之後一直待在皇后身邊伺候。

要說她是怎麼被皇帝注意,大概得益於皇帝有一次患病,而且這病傳染性很強,後宮嬪妃都不敢去伺候,沒辦法只能皇后去貼身伺候,皇后就帶着魏佳氏去伺候皇帝。

而剛開始的時候,皇帝對魏佳氏是十分厭惡的,但漸漸就被她古靈精怪的性格所吸引,但礙於皇后的面子,乾隆不好意思把話說開。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原配嫡妻孝賢純皇后去世,乾隆傷心不已,魏佳氏又是服侍在孝賢純皇后身邊的一等宮女,受到孝賢純皇后的細心教導。

孝賢純皇后去世後兩個月不到,魏佳氏便獲得了乾隆皇帝的歡心,成功成爲皇帝的妃嬪,在十九歲時便成爲後宮三大嬪妃之一,先後爲乾隆皇帝生下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隨着孩子的出生,魏佳氏的地位也不斷上升,乾隆三十年更是直接上升爲皇貴妃,大家也都能發現她的受寵程度。但到了乾隆四十年她卻因病去世,十年後乾隆皇帝將她追封爲孝儀純皇后。

她的兒子永琰被立爲皇儲,永琰之所以能被立爲儲君,其中大部分原因來自皇帝對魏佳氏的偏愛。

孝賢純皇后生下的兩位嫡子都去世了,而皇長子和皇五子也接連去世,皇帝原本立嫡、立長、立賢的原則,眼下完全沒有意義了。

乾隆63歲,已經到了該立皇儲的年歲,無奈之下乾隆只能立永琰爲皇儲,除了合適人選並不多的原因以外,永琰當上皇儲子憑母貴也是重要的因素。

魏佳氏之所以能獲得乾隆的專寵,她的相貌一定非常出衆,我們從皇帝給她的封號“令”就可以看出,這個令字是出自《詩經·大雅》,代表着美好的名聲和名望。而皇帝賜她“令”字,就代表在皇帝的眼中她是十分美好的。

孝賢純皇后去世不到兩個月她就能得到皇帝的歡心,要知道皇帝還是非常愛孝賢純皇后的,而令妃不單單隻得到皇帝的歡心還被晉升位分,這些除了她之前是孝賢純皇后的貼身宮女以外,和她的長相也有極大的關係。

看看現在流傳下來的魏佳氏畫像,其臉蛋和五官都符合當時清朝的審美,所以在樣貌上,魏佳氏已經比尋常女子高上一等。

從她十年生下六子,就能知道她的身材應該也是千嬌百媚,所以這些先天性的優勢,也是讓她能成爲皇帝專寵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畫像

第二、安分守己,不發展孃家勢力,一心只想做好皇帝的女人。

依照當時清朝的後官規矩,當上皇后以後,自己的孃家也應該得到封賞,父親應該被封一等承恩公的爵位。而在魏佳氏之前的兩位皇后,她們的父親都被封爲一等承恩公,可是到了令妃這裏,一直到魏佳氏病故,她也沒有像其她兩位皇后一樣,爲自己孃家謀取半點福利,更沒有像康熙的第二任皇后那樣,爲自己的生父求取爵位,還請求爲父修建寺廟,要知道,在清朝,皇帝的後宮沒有哪一位嬪妃不爲自己孃家着想的,孃家人有了權勢,自己在後宮的地位纔會有保障。

第三、魏佳氏孝順乾隆的母親,婆媳關係處理得很好。

清朝乾隆皇帝的孝敬仁慈是出了名的好,對待並不是自己生母的崇慶皇太后也是十分孝敬。在劇中魏佳氏被太后封爲貴人,之後魏佳氏就時常到太后的壽康宮說話聊天,太后也十分喜歡魏佳氏,雖然皇宮裏都存在利用別人,但是魏佳氏對太后的孝敬卻是出自真心的。

從魏佳氏患病以後就能看出來,在魏佳氏患病期間,皇帝也經常到太后所居住的圓明園長春仙館,向太后請安問好,崇慶皇太后還多次向皇帝打聽魏佳氏的病情。

從這裏就體現出崇慶皇太后和魏佳氏的關係是十分好的,像這樣一個又漂亮還孝敬的女子,乾隆皇帝肯定是愛不釋手,受專寵也就理所當然了。

這也就是爲什麼魏佳氏能被獨寵20年卻不衰的原因了,魏佳氏具備的這三條優點,其自身的長相優勢也是任何男人都無法拒絕的。

也許,魏佳氏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沒能在她還活着的時候被封爲皇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