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腦部的一系列發育需要接受不同的大腦刺激才能發展成爲一個健康和健全的大腦,而花大量的時間在屏幕前的孩子大腦感官刺激不足,大腦中長期不被刺激的部分會被默認爲無用的區域,不需要發展,進而就不發育了。總之,想要戒掉這個神器根源在於父母的陪伴,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內心,和他一起成長。

孩子的精力簡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無時無刻不透着活力,作爲家長,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簡直是奢望,尤其是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當孩子在身邊聒噪不停時,隨手扔給他一個手機或者是ipad,天哪,簡直是人間仙境,太安靜了,這樣的感覺真的好美。這些電子產品真可謂是哄娃神器,可是這個神器有害嗎?能戒掉嗎?

西雅圖兒童研究所兒童行爲學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研究了健康大腦和上癮大腦的區別,上癮的大腦像風乾的核桃皮一樣萎縮,是不是感覺有點可怕?爲什麼會這樣呢?

幼兒腦部的一系列發育需要接受不同的大腦刺激才能發展成爲一個健康和健全的大腦,而花大量的時間在屏幕前的孩子大腦感官刺激不足,大腦中長期不被刺激的部分會被默認爲無用的區域,不需要發展,進而就不發育了。孩子長期沉浸在熒屏的世界裏,剝奪了孩子的其他活動,後果便是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負面的變化。

屏幕的直接視覺刺激和信息的自動輸入使兒童不願意積極思考。比如,聽故事聽到的人物可以被孩子們畫成各種各樣的人物,而看動畫片看到的人物則不需要同一部《標準答案》的任何修飾。在這一點上,我深有感觸。就在兩天前,我告訴天寶3月5日是向雷鋒學習的週年紀念日。然後我告訴他雷鋒的事。他在紙上畫了一個數字,對我說:“媽媽,這是我畫的雷鋒。”。當然,這個角色是他最喜歡的超級飛行英雄形象。後來,我給了他一個關於雷鋒的動畫。我讓他畫一張雷鋒的畫。這一次,他成了一個穿着軍裝戴着軍帽的非常標準的同志。一個小屏幕抹去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天寶聽故事畫的雷鋒

天寶看動畫畫的雷鋒

電子產品的危害不勝枚舉,比如損害視力、影響孩子的認知力、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影響孩子脊柱發育等等。那我們該怎麼戒掉這個神器呢?

首先,我們把父母的陪伴來代替電子產品陪伴。我們不再把電子產品當成讓孩子瞬間安靜下來的武器,可以給孩子選擇聽書、聽故事等方式。當然這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則,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儘量不做“低頭族。”

其次,我們要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孩子如果從其它活動上得不到滿足,沒有樂趣的時候,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電子產品上,可以從中找到“一個人傻呵呵”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沒有互動的快樂。

第三,我們要給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如果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當我們家長給孩子說玩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玩的時間長了也不自知。

總之,想要戒掉這個神器根源在於父母的陪伴,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內心,和他一起成長。電子產品也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要絕對禁止的,在父母的陪伴中合理使用而不沉迷纔是上上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