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娛樂性質的優秀國綜並不是很多,但《明星大偵探》絕對算一個。

芳心縱火犯撒貝寧,何首污何老師,密室背鍋俠小白,魏梗王,騎龍少年劉昊然,搜物犬鬼鬼......

單是看到這些“愛稱”,種種搞笑回憶便撲面而來。

每期都缺不了的綠色草原,出場必死人的NZND天團,永遠上不去車的鬼鬼,“中文不太好”的王嘉爾,做窗簾生意的魏梗王,收另外的價錢的小白......

人人都有搞笑梗,集集都有名場面。

各種集錦視頻一刷就是一天。

說是快樂源泉一點也不誇張。

《明星大偵探》最新一季的的正片已經收官完結,但名偵探們“後繼有人”,剩下的依舊精彩——

《明星大偵探之名偵探學院》第二季

《名偵探學院》,是正片《明星大偵探》的衍生節目。

最初的目的,是爲了決出每期在《明星大偵探》中擔任偵探助理的人選。

所以“候選人”大多是一些陌生的名字:

蒲熠星、周俊偉、唐九洲、齊思鈞、石凱、郭文韜、邵明明......

而在第一季中,節目的競爭內容,也只是一些相對簡單的小體量遊戲。

大富翁、猜詞語、考默契......

本來以爲只是正片的調劑,並沒什麼爆點。

但沒想到的是,這羣小哥哥有梗有顏又超搞笑的表現,生生將一個衍生節目做出了直逼正宮的評分。

在第一季末時便獨立開了豆瓣詞條,最終評分9.2。

第二季開播,經費陣容遊戲更是全面升級。

不僅有《明偵》一向擅長的劇本殺,同時也解鎖了“合宿”的新詞條。

評分更是直接竄到9.2,評論區好評連連。

衆所周知,《明偵》系列是個連續劇。

《名偵探學院》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季第一個劇本殺故事,便是《明偵》正片中《公主嫁到》的續集。

除了自家的故事,《名偵探學院》順便還cue了《慶餘年》,新故事定名《慶佘年》。

就連人物造型,都是眼熟得很:矇眼五竹,綠衣提司......

這次的案件發生在木蘭國。

某日傍晚,皇帝周帝在前往宰相甄相府的途中被人打暈,醒來以後便失了憶。

而他的臣子甄相,也被發現死在自家湖心亭中。

案件嫌疑人有四個,分別是唐太子,太子的貼身凱侍衛,蒲太醫,監察院韜提司。

偵探的角色,便由“皇帝”本人擔任。

驗過貨的鋪子可以負責的說一句,味兒,還是《明偵》那個味兒。

比如各種“無法逃離的背叛”;

比如一如既往簡單的佈局。

只是畢竟沒有正片的財大氣粗,空間狹小,

以至於唐太子蒐證時,一不小心就搜到了隔壁房間的書架上。

此外,還有各種無厘頭命名沙雕依舊。

咖妃、《男搏萬格鬥祕法》、《種花有神拳》......

節目組怕是不知道,諧音梗是要扣錢的,特別是地方口音諧音梗。

此外,場地擺放的道具也依舊逃脫不開被喫的命運。

沒一會兒蒲太醫就把場地的零食喫了個精光。

等等等等。

學院成員們在某種程度上,和《明偵》正版學了個十足十。

尤其是撒老師的親傳弟子,彩虹屁一等獎優秀得主,蒲熠星。

蒐證時端起一碗八寶粥喝了一口,推理案情的時候靈感就來了。

“這碗粥,有一絲糖味,還有一絲酒味,此粥名爲糖酒粥”

各種新梗爛梗更是信手拈來。

自我介紹時,他自稱是太醫,而周圍的其他幾個小夥伴卻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於是他便多補了一句解釋:

“就是《數碼寶貝》的男主角。”

結果,一圈人虛僞中帶着真誠的誇他梗多。

輪到韜提司上陳證據的時候,關係很好的唐太子下邊歡呼。

一旁的蒲熠星轉頭又來了一句:

“飯圈治國?”

唐九洲表示搞笑中帶着一絲無語。

當然,《名偵探學院》評分這麼高,也不只是嘉賓們玩兒得嗨,玩兒得開。

更主要的,是玩兒得好。

雖然年輕,場上幾位可個個都是智商與顏值並存的高材生。

比如出身北大的高考狀元郭文韜,

在聞到道具畫卷上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味時,很快便聯想到這幅畫的隱藏信息能用酒顯形。

而在發現新證據竹筒的時候,他也很快有了推論。

竹筒有三節,很溼潤,周圍還有火盆。

所以這可能是一個裏面凍着冰的,支撐屍體的延時裝置。

嘉賓給力,節目組也沒落下。

不僅在兩季中間的空檔期召集嘉賓直播營業,第二季也推出了粉絲向互動節目《溫暖的分貝》。

而在第一季豆瓣評論區許願合宿的建議也被節目組採納。

不愧是被評爲售後服務最好的節目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協作力up,推理力up,少年感up,快樂值up......

這種能在高能和搞笑之間隨意轉換的下飯綜藝,活該圈粉那麼多。

《明星大偵探之名偵探學院》是大環境下催生的產物。

近幾年,國內各種綜藝變得越來越多。

好評的,差評的,良莠不齊,扎堆的出。

光2019年的綜藝就有150多部。

《中華好詩詞》之類的知識流綜藝靠着內涵勝出,《一千零一夜》等致力於和觀衆們進行深度的交流;

《聲入人心》之類的音樂綜藝拿專業和歌聲圈粉,當年《中國好聲音》的火熱現在仍能歷歷在目;

《非正式論壇》之類“搞事情”的綜藝,一邊在嬉笑打鬧,一邊讓觀衆有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明星大偵探》之類的娛樂綜藝不失搞笑和現實意義,每次的主題非常耐人尋味,玩家們的高雙商也給了觀衆極大的視覺精神享受......

以上等等,各種類型的綜藝還有很多。

大多保持着每年一季頻率更新。

優秀綜藝有些依舊深入人心,有些評分卻一路滑鐵盧,還有的更是一路跌到消失,再不復當年風光。

好綜藝不少,口碑一塌糊塗膈應人的綜藝也很多。

《親愛的,來要飯》、《你怎麼這麼難看》等更是幾乎一播出就引來全網嘲。

缺點層出不窮。

這些節目,往往喜歡請一些自帶流量的明星,然後專注於拉到更多的贊助。

至於內容,卻不怎麼上心。

整個看下來,就是明星和廣告品牌的大型尷尬秀,走入了流量的誤區。

就像極限挑戰導演嚴敏曾在採訪中說的:

“節目和廣告商的合作共贏,

只有可能在一些節目的初始階段,

它能夠達到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共贏,

當廣告商的需求大過節目組於節目的需求的時候,

一定會over”

《明星大偵探之名偵探學院》第二季播出已有些時間。

沒有流量明星,沒有大宣傳大製作,沒有金主廣告商投資,但評分卻已高出原作。

原因很簡單。

無論是廣告贊助,還是大咖明星都不能喧賓奪主。

好的綜藝,內容至上。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