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財快評:在大灣區打造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意見》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

近日,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國家外管局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範跨境金融風險等五個方面提出4條總體原則和26條具體措施,以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中包含多項與資本市場息息相關的內容,如: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優化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安排,等等。其中不少都在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中有據可依、有跡可循。 

可以說,《意見》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在《綱要》的基礎上,進一步反映了決策層希望大灣區成爲開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田,成爲在“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的多元制度格局基礎上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金融市場開放的試驗田,成爲金融行業先行先試產業升級的試驗田。 

要推進和實現大灣區金融業改革、開放、產業升級,必然要切實做到尊重勞動、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但筆者更爲看重的是,《意見》的字裏行間反映出的尊重歷史、尊重規律、尊重實踐的精神,而這也正是打造試驗田的題中之義,讓人耳目一新。 

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一條爲例,《意見》明確指出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就反映出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實踐以及其中的科學規律: 

第一、從歷史上講,廣州具有恢復設立期貨交易所的淵源,可謂其來有自。作爲全國期貨業發展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廣州在1992年成立新中國首家期貨經紀公司,繼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相繼設立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和廣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但由於發展不完善,廣州各期貨交易所在此後的全國期貨業清理整頓中全部被關停撤銷。從2006年,廣東省和廣州市兩級政府一直致力於在廣州推動恢復設立期貨交易所的工作。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在廣東自貿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爲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爲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這一次,廣州期貨交易所如能落地,其信號、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 

第二、從現實上說,廣州具備開辦期貨交易所的條件,可謂只欠東風。身爲一線城市,廣州一直以來在建設金融中心的過程中都面臨一些挑戰,最主要的就是大型金融機構總部、全國性交易所缺位而導致的馬太效應、輻射效應與集聚效應的缺失。不過,2017年3月,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落戶廣州,廣州自此正式告別了沒有全國性金融交易平臺的歷史。2019年3月,上交所南方中心落戶廣州,有利於以廣州爲中心輻射廣東、福建、海南等地區提供資本市場相關服務。這一次,如果廣州期貨交易所落地,無疑是在現有基礎上的添磚加瓦、錦上添花。 

第三、從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環境上看,廣州也已具備通過設立創新型期貨交易所,來推進深化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建立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工作機制、搭建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權益交易與金融服務平臺、開展碳排放交易外匯試點等一系列改革發展舉措的能力。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與廣州碳排放交易所已分別於2010年9月和2012年9月正式成立。香港近年來已成爲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是聯合國環境署於2017年9月牽頭成立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綠色金融聯盟”城市成員,並在2018年至2019年度的財政預算中宣佈推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政府發行計劃之一的“1000億香港主權綠色債券計劃”,有望通過“債券聯通”進一步內地和香港綠色金融市場的信息流動、產品融合、市場互通。 

筆者期望,在《綱要》與《意見》的引領、指導和助力下,在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合作互利共贏、堅持市場化導向、堅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原則之下,有關地區和部門既以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又以大灣區建設推動金融改革、開放、產業升級。 

支持大灣區建設,既要打造大灣區相對其他地區獨特的、領先的具競爭性的發展優勢,又要在大灣區各城市內形成多元化、差異化的競爭格局,做到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更要在全球化視野下、國際化基礎上堅定地促進和實現合作、接軌、聯通。“北上廣深港澳”等大城市中,大灣區三分有其二,自應負起重塑中國城市和城市集羣競爭版圖、定義中國模式和中國道路的重任。 

以大灣區建設推動金融改革、開放、產業升級,則要做到推動和構建市場化、制度化、長期化的制度框架,打造和完善金融資源形成、調控、分配和傳導機制,優化要素配置結構和提高要素配合效率,完善市場體系建設,重塑經濟發展動力,增強各級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大力破除制約的各種體制障礙和機制掣肘,以持續釋放制度改革紅利來發掘結構性潛能。這既是推動大灣區建設的必然要求,又是整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龐溟系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