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不愛開花愛黃葉,找到這幾個黃葉原因,葉綠花紅,開得久!三角梅,有着“光葉子花”的美稱。它品種衆多,不論單瓣還是重瓣,花色靚麗,開花性能強,花期長。養殖得當的三角梅盆栽,盛開時滿枝只見花朵不見葉。幾盆不同品種的三角梅同時盛開,儼然就似一個五彩繽紛的小花園,蔚爲壯觀。或許這也是衆多花友喜愛它的原因吧!

三角梅的養殖沒有太大的難度,給予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水肥,配合勤修剪,它都能正常生長開花。三角梅養殖過程中愛出現葉子發黃的現象,主要原因和解決辦法如下。

一、光照弱引起的黃葉

三角梅是喜強光的植物,最適合室外養護。它喜暖怕寒,大部分地區冬季都室外養護。從進入春季開始,三角梅就逐步進入了生長期。一般在清明前後,室外溫度上升到15度以上,就要及時把三角梅挪到室外,給予充足的直射光,促進它新生葉片的快速生長。如果養殖過於廕庇,就很容易造成枝葉徒長,葉片發黃沒精神,不愛開花等現象。

解決辦法

對於光照弱引起的三角梅葉片發黃,可以把它由光照不足處挪到室外。這個過程需逐步進行,不要把植株由廕庇處直接挪到強光照處,否則突然過強的光照很容易直接曬傷葉片。

可以先把它挪到窗臺邊明亮的散光處,再由散光處挪到光照充足處。充足的光照能夠促進葉片光合作用和葉綠素的合成,減少黃葉的可能。

二、澆水過多引起的黃葉

三角梅不是特別喜水的植物,它比較耐乾旱。有時我們養殖過程中爲了促進它花芽的分化,給它適量的控一控水,反而能促進它養分的積累和多開花。如果在三角梅的生長過程中,土壤配置不合理,選用的土壤過於粘膩板結,澆水過多過勤的情況下,也很容易造成根系窒息腐爛,阻礙水分和養分的傳輸,形成大量黃葉落葉。

解決辦法

給三角梅配土,儘量選用疏鬆透氣的微酸性土壤,每一次澆水後,水分能快速地滲透下去,並被根系吸收利用。發現三角梅葉片發黃,首先檢查土壤是否潮溼黏膩,如果葉片發黃又脫落,可能根系已經腐爛。

把根系挖出,修剪掉腐爛部分,重新配置顆粒物佔比較大的土壤上盆。黃葉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剪掉部分黃葉,減少養分過多的流失。等待新的根系重新生出以後,又能持續不斷的供應水分和養分,供三角梅枝葉吸收利用。

三、土壤偏鹼引起的黃葉

三角梅喜歡微酸性的土壤,北方的部分花友養殖三角梅,由於土壤和水質都偏鹼性,養殖時間久了就很容易使三角梅葉片出現缺鐵性黃化現象。土壤偏鹼引起的黃葉很好分辨,初期部分新葉葉脈綠色而葉肉發黃,後期整株會出現大量黃葉。如果你的三角梅出現這種現象,而你又喜歡長期用自來水澆灌,說明土壤偏鹼了。

養殖建議

土壤偏鹼引起的三角梅黃葉,可以通過澆灌腐熟的礬肥水來改善。礬肥水的配置方法很簡單:由硫酸亞鐵、糞幹、餅肥和水,按1:3:5:100的比例配置,發酵腐熟而成。發酵兩個月左右的礬肥水,取上層清液,與水按1:50的比例,稀釋以後,每半個月給三角梅灌根一次,能逐步改善鹼性土壤引起的黃葉。後期養護可以每個月澆灌一次,能夠起到預防土壤鹼化,並且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如果嫌礬肥水配置太麻煩,可以直接使用橘子皮加水煮一下,晾涼以後,兌水稀釋20倍,給三角梅灌根,也能逐步改善鹼性土壤爲微酸性,防止葉片黃化。

四、缺肥引起的黃葉

造成三角梅黃葉,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土壤過於板結貧瘠,缺乏養分,根系無法正常傳送營養給枝葉,造成葉片發黃。有的花友養殖的三角梅盆栽,一兩年都不換盆土,平常又沒有施肥習慣,造成葉片缺少養分,出現大量黃葉。缺肥形成的黃葉不僅影響美觀,也會阻礙花芽分化,造成三角梅植株瘦弱枯黃,不愛開花。

解決辦法

如果長時間沒有更換盆土,可以在春季溫度適宜時,及時給它更換疏鬆透氣的微酸性土壤。

三角梅是喜肥植物,並且由於大多室外養殖,所以它也不挑肥,腐熟的有機肥水,無機肥都可以施用。因缺肥引起的黃葉,可以通過及時補充肥水來改善。如果室外養殖,光照通風較好,可以用自己腐熟的有機肥水如豆餅水,礬肥水,每半個月給它灌根一次。

室內窗臺邊養殖的三角梅,施用有機肥怕有氣味,可以施用複合肥顆粒或水溶性肥料,也能有效改善黃葉現象。施肥應薄肥勤施,特別是三角梅新葉生長期,過於濃重的肥料很容易給植株造成肥害,使新葉出現捲曲現象。

三角梅總是黃葉,這幾個養殖原因別忽視,少黃葉,花滿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