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明代,已經習慣稱少婦爲“娘子”,丈夫對妻子也稱呼“娘子”,帶有嬌寵愛憐的味道。因此在宋代以前,稱呼妻子爲“娘子”是不對的。

《清平樂》裏娘子的稱呼很普遍,但爲什麼從不管皇后叫“娘子”?

《清平樂》裏對於嬪妃們最通常的稱呼是“娘子”,無論是皇帝、臣子還是妃嬪們之間都會稱呼“娘子”,但是他們卻從不管皇后叫“娘子”。這是爲什麼呢?

看戲曲舞臺上經常有相公、娘子的稱呼,“娘子”是丈夫對妻子的一種愛稱,但這僅限於元代以後。

起初“娘子”是專指未婚少女的。《北齊書·祖珽傳》:“裴讓之與珽早狎,於衆中嘲珽曰:‘卿那得如此詭異,老馬十歲,猶號騮駒;一妻耳順,尚稱娘子。’”也就是嘲笑他,你的妻子都六十歲了還叫娘子。

到了唐代,因爲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宮中號稱爲”娘子”,有謔侃的味道,也表明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格外寵愛。《舊唐書》稱:“太真資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爲‘娘子’,禮數實同皇后。”

因此在宋代以前,稱呼妻子爲“娘子”是不對的。宋代男子和女子見面,不管認識不認識,都可稱娘子。例如《宣和遺事》記載:“師師出見徽宗,施禮畢,道:“寒門寂寞,過辱臨顧;無名妓者,何幸遭逢!”徽宗道:“謹謝娘子,不棄卑末,知感無限!”這裏,師師初見徽宗皇帝,徽宗稱師師爲娘子,屬於當時對於女子的一種敬稱,與自己代年紀相仿的稱娘子,年紀差得多的稱小娘子。就像現在見面叫“美女”一樣,有尊敬但也並不是多麼正式的稱呼。

到了元代,社會上才普遍稱呼已婚婦女爲“娘子”。到了明代,已經習慣稱少婦爲“娘子”,丈夫對妻子也稱呼“娘子”,帶有嬌寵愛憐的味道。隨着稱妻爲“娘子”的流行,一般女子也就稱爲某娘了,如稱接生婆爲“老孃”,婆爲“師孃”,妓女爲“花娘”等等。

因此,皇帝稱呼嬪妃“娘子”,也含有寵愛的成分;而皇后貴爲一國之母,自然應該稱呼“皇后”,而不是略顯輕佻的“娘子”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