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迷惑戰則是進一步斷了趙軍的後路,在峽谷兩軍遭遇之時,韓信派小股精兵偷襲戰國城池,成功後將城牆上的趙軍大旗,換成了漢軍旗幟。韓信在河邊用一萬人馬列陣以待,趙軍見漢軍犯兵家大忌,錯誤認爲漢軍都是無能之輩,趙軍大將陳餘還嘲笑說:“韓信真是徒有虛名,背水列陣就是找死”。

西漢戰神韓信,一生爲大漢王朝立下不朽之功,其中最最耀眼的戰役,莫過於“背水一戰”;韓信犯兵家大忌,臨水佈陣切斷自家後路,從而激發出軍士的潛能,在絕境之下打出了奇蹟一戰;此戰蘊含着深奧精深的戰術思想,被作爲經典的戰術教材流傳後世;而此名滿天下的戰術,在後世卻無人敢用,少數幾人用了也以失敗告終,這到底是爲什麼呢?聽編者爲您仔細分析。


在歷史上馬謖也曾效仿韓信用“背水戰術”,他將營地駐紮在高地之上,而此地卻沒有必須的水源,將自己同韓信一樣陷入了絕境之中,而街亭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曉馬謖以慘敗而告終;太平天國時期,石達開也曾在大渡河邊,重演“背水一戰”,而同樣沒有取得成功,最終全軍覆沒;可以說“背水一戰”,只有發明者韓信自己成功過,這是有原因的。


其實從理性分析角度來講,“背水一戰”註定會失敗;因爲此戰術能將自己置之死地,人在恐懼之下會爆發出極大的能量,有能創造奇蹟的可能;但是在古代戰爭中,一般多是以人海戰術對攻,人數多的一方佔據壓倒性優勢,而且人在絕境之時,也會產生絕望心理,心理素質不好的人,甚至都無法站立;所以說“背水一戰”,只是一個小概率的幸運戰。


那麼以用兵謹慎的韓信,爲何敢冒着巨大風險用此戰術呢?因爲他有必勝的把握,並非因爲賭徒心態,“背水一戰”的勝利,要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下;第一是伏擊戰,第二是“迷惑戰;當時趙軍要攻打駐紮在水邊的漢軍,在由趙國通往江邊的路上,必須要經過一個峽谷;而韓信早就依靠天險,在峽谷兩邊埋下伏兵守株待兔,此地纔是真正消滅趙軍的主戰場。


布在水邊的營地,只是給韓信用來麻痹趙軍的誘餌而已;韓信在河邊用一萬人馬列陣以待,趙軍見漢軍犯兵家大忌,錯誤認爲漢軍都是無能之輩,趙軍大將陳餘還嘲笑說:“韓信真是徒有虛名,背水列陣就是找死”;趙軍心理上開始輕敵,因此放鬆了警惕,掉進漢軍布在峽谷中的埋伏圈;在趙軍來勢洶洶,誓要一舉殲滅漢軍行至峽谷之時,四周突然伏兵四起,殺了趙軍一個措手不及。


迷惑戰則是進一步斷了趙軍的後路,在峽谷兩軍遭遇之時,韓信派小股精兵偷襲戰國城池,成功後將城牆上的趙軍大旗,換成了漢軍旗幟;待到趙軍艱難殺到水邊,退無可退的漢軍個個都悍不畏死拼死相攻,此時已是強弩之末的趙軍,士氣受到打擊開始倉皇撤退;此時又發現自家城池上飄揚的漢軍旗幟,以爲“老窩”被漢軍佔領,頓時軍心打亂四散而逃;漢軍抓住機會前後夾擊,最終大破趙軍,不僅斬了陳餘,還活捉了趙王歇;戰後有部下問韓信說,我軍反兵法而行鄰水列陣,爲何還能勝利呢?韓信卻微微一笑道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真理,而戰術的核心卻只有他自己知道。


綜上所述,“背水一戰”不是一場賭博,更不是一個孤立的戰術;此戰最核心的操作,乃是伏擊與迷惑,這兩項配套戰術,纔是消滅趙軍的重要前提;若無此二前提戰術,那韓信就真的陷入了絕境之中,絕無勝利的可能;“背水一戰”只是奇謀,受衆多地理、心理戰術的影響限制,因此後世並不能大規模使用;而馬謖與石達開,就是未認識到“背水一戰”的核心思想,沒有準備周全就匆忙效仿韓信,註定會以慘敗收場。

【參考資料:《漢書》,《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