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

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

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虎頭蛇尾。

對家長的指令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喫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

以上情況若經常發生,說明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專注力不好的危害

研究調查顯示,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專注力問題佔69%。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任性,易衝動,情緒稍不穩定就會與人發生衝突,身邊的朋友自然就少。或許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爲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了就好了,但是研究表明,只有35%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注意力會有所改善,65%的孩子因爲注意力問題伴隨終身。所以說,如果孩子出現專注力差的問題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因爲它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是孩子通向成功的保障!

專注力差的問題的產生原因

基因因素,藥物,酒精,早產,過多的電視、電子遊戲時間等都是造成孩子專注力差的誘因。專注力隨年齡的改變而改變,一個4歲的孩子如果出現專注力差的徵兆,那麼到了10歲他的情況會更顯嚴重。很多專注力差的孩子都會出現語言和閱讀方面的問題。過多的電視和電子遊戲時間,會嚴重惡化專注力的問題。一個最近的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如果花了過多的時間在電視機面前,他們後期出現多動症的幾率會加大很多。

強烈提醒

注意力不集中不會隨着長大消失正確的訓練方法纔是改變孩子的良方!!!

鍾鍾是一名9歲的三年級學生,以前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孩子,經常上課不專心聽課、東張西望;課下一做作業什麼也不會,遇到期末考試,做的小測試經常只有四五十分……爲此,班主任經常不是微信找家長反應,就是課下找家長家訪。

那時候鍾鐘的家長也很苦惱,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就是沒什麼效果。一邊是繁忙的工作,一邊是老出狀況的孩子,他們差點患上嚴重的焦慮。當時鍾鐘的父母嘗試很多方法,還帶着孩子去看醫生,都依然沒改變孩子,差點都想放棄了。後來在一個培養孩子的專家講座上,認識了一位教育界的老師,他演講的一篇《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的文章,提醒了他們。在講座上,鍾鍾媽媽請教了這位老師孩子怎麼改變注意力,老師分析說: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出現情況是正常的,通過一些方法訓練,堅持15天左右的時間,就能改變孩子這個問題。和老師聊了很多,教了不少方法給我,看到她平時發的朋友圈,有很多知識點,教育孩子的方法。按照老師教的方法訓練,堅持一段時間以後,鍾鐘有了明顯的改變。在第十天的時候,孩子做作業終於不用父母盯着做了,做作業速度也快了很多。在堅持快20天后,鍾鍾家長驚喜的發現:孩子做家庭作業變的專心了,注意力明顯提高,不會再玩玩具、看電視,原來2小時的家庭作業,現在半小時就能獨立完成;原來粗心馬虎,做題總出錯的孩子,會變的特別聚精會神特別認真,就連標點符號都不會錯。老師也反應說鍾鍾課堂變乖了!

總而言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專注力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家長持之以恆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努力,找到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愛好或活動,幫助孩子一點一滴保持現有的專注力,或找回失去的專注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