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要孩子,是現在的年輕小夫妻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大多數農村的年輕夫婦,由於個人的時間價值比較低,生孩子的直接成本也相對較低,而且他們的父母也希望早點抱孫子、孫女,所以,大多數農村的年輕夫妻結婚後會盡快要孩子。

然而,在這個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年輕人面臨着相對較大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而且,年輕夫婦更注重生活質量,喜歡生活在兩個人的世界裏,生孩子會降低他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年輕夫婦婚後不要馬上生孩子,而是要享受二人世界。但是,他們也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來自父母和親戚的壓力,父母希望他們能早點生孩子,一些父母會不斷督促他們快點生孩子。在這種壓力下,他們不能安心地享受兩個人的世界。

小崔是一個城市青年,25歲時和23歲的小陳結婚了。由於兩人都比較年輕,結婚後兩人一致同意先不要孩子,就這樣,他們過了3年的二人世界。但是在這3年時間內,他們過得一點兒也不“太平”,開始是小崔的父母催着他們要孩子,後來小陳的父母也加入其中,兩人還是堅決不要孩子。是雙方的父母懷疑是不是他們身體上出了問題,一定要帶二人去醫院做檢查,使得二人哭笑不得

相信不僅小崔如此,很多年輕夫婦也遭遇過這樣的尷尬。那麼,年輕夫婦到底什麼時候生孩子比較合適呢?從經濟學的角度應該如何解答這個

經濟學分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年輕的夫妻應該什麼時候要孩子,首先應該考慮生孩子的成本問題。一般來說,要選擇成本(這種成本也包括機會成本)最小或者較小的時候生孩子。

年輕人結婚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把自己的經濟基礎打紮實。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要孩子的話,對夫妻二人將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尤其是一些需要還房貸、車貸的夫婦,如果在兩人還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同時又要還房貸、車貸的情況下要孩子,那就等於有“三座大山”壓在他們頭上,

如此一來,壓力可想而知。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場上的各種商品應有盡有,孕婦、嬰兒的用品也非常齊全,但是消費這些需要大量的金錢。因此,夫妻選擇要 孩子的時間必須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生孩子需要不少開支,尤其是在大城市裏,生小孩的過程至少要花費幾萬元,孩子生下來之後,需要買奶粉、 尿布、嬰兒牀上用品等,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一個孩子的支出往往相當於幾個成年人的支出。

奠定堅實的基礎也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如果夫妻二人的經濟條件不好,讓孩子跟着自己住在狹小、髒亂、吵鬧的環境中,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當然,現在也有不少年輕夫婦,他們對生孩子這項長期投資更爲關注,會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生孩子這項投資上。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父母當然希望在生孩子這項投資上能夠獲得較高的回報。回報越高,投資纔會越划算。

那麼究竟什麼情況下生孩子,才能得到較高的回報(孩子身體健康、聰明伶俐,對父母來說就是最大的回報)?

解決方案

想要生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首先應該考慮家庭的經濟情況,這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還應該把握好時間,生孩子必須要在夫妻雙方“性趣”較大的時候,這時候生出來的孩子更聰明。因此,不能結婚很多年後要孩子,因爲結婚時間長了,夫妻間的“性趣”會逐漸減弱。同時,也要注意夫妻雙方的身體狀況,夫妻二人身體素質較好的時候,生出的孩子身體纔會更健康。

還有女性的懷孕年齡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女性在24歲至34歲之間懷孕,孩子的體格發育會比較好,其不正常的分娩概率也會降低。

經濟學小常識

成本:生產和銷售一種產品所需的全部費用。

機會成本:是指爲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放棄另一種東西的最大價值。機會成本又稱爲擇一成本或者替代性成本。 機會成本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或者資源產生某種產品時,失去了利用這段時間或者這種資源生產其他產品或者替代品的機會。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以用貨幣來衡量。例如,農民在塊地裏種了玉米,就不能同時種花生,種玉米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種花生的收益。但是有的機會成本是無法用貨幣衡量的,如在努力看書、好好學習還是享受遊戲帶來的樂趣之間進行選擇,選擇了其中一項,另一項就會成爲機會成本。

喜歡請點關注,點關注必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