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里最常讨论的话题离不开孩子,关于孩子好的一面父母总是更愿意分享,比如孩子成绩好,自觉性高,在家知道做家务等等,随着“好的口碑”不断传开,孩子内心也会更坚定去践行这些行为,毫无疑问,当众的肯定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也会激发更大的自主行动力。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在面对失败挫折的时候很可能难以承受打击,因此,父母一边给予信任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一边也要在孩子失败后给孩子支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不被摧毁,这样的失败或考验才能让孩子的内心愈发强大,未来也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

育儿经这门学问,很多家长都是在一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自己的困扰,比如孩子不听劝,不好的习惯难以改正,为此一些父母或耐心劝导或严肃教育,但是不管怎么做,问题却始终不见解决。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一些家长在试图无果后都会忍不住发出类似的感叹: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当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了更多科学而正观点的方向引导,但是在具体措施上仍旧面临难题,一心想用“爱的教育”培养孩子,但是也会发现溺爱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相对的,如果是地放任,孩子也会变得更加难以管教。父母的教育关乎孩子的成长乃至未来的路,出于对子女未来的希冀,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抓好教育关,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学会以下三大方法,孩子能够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顺畅。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赞赏

天分高低,后天的培养更重要。从后天起,我们就听过《天才》的故事,付出了很多努力。在目前的毒鸡汤中,它是“比你的优秀人民更多的海盗”。人才+努力,这些人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并不奇怪。无论人才如何,产后教育的重要性都可以“重塑”,因为孩子的教育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

阿甘正传作为一部经典的励志电影激励着一代代人,其中的主人公阿甘就是从人们口中的“傻瓜”一步步成长为“传奇”的,尽管从小智商偏低,但是从小母亲就告诉阿甘“你和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不同”,正是在这样的肯定和鼓励下,阿甘才获得了正能量的源泉,才有了后来人人称道的传奇故事。

肯定和鼓励是抵消负面的最好办法,孩子在赞赏中能感受到收获更多积极的影响,美哲学博士多伯森指出,孩子每一个好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鼓励,即使他做的并不到位;要让赞扬变得有价值,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表扬,让孩子因好的行为获得肯定,感受到价值。

赞赏的具体做法

正确、合乎时宜的赞赏能让孩子更坚定自己好的行为,从而产生出更强的动力继续下去。其实为人父母的看到孩子好的行为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是有时候又害怕他们骄傲因此并不会表露出来,其实这方面的担忧大可不必,孩子需要得到认可,并从中获得更多的能量,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

日常赞赏

赞赏的“应用”可以是生活化的,不是只有“大事件”才值得特别拎出来表扬,比如孩子主动规整书籍、玩具,又或者早起自觉叠被子等等,这些行为不值得肯定吗?显然不是的,对于孩子的这些举动,父母要给予明确的肯定,赞赏不是的夸孩子聪明能干,而是要肯定孩子的行为。

日常赞赏有助于强化孩子在日常中的一些行为,对培养好的习惯有所帮助。得到肯定后孩子的内心会更坚定这些行为,因为这样做不仅是父母“允许”的,还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公众赞赏

家长里最常讨论的话题离不开孩子,关于孩子好的一面父母总是更愿意分享,比如孩子成绩好,自觉性高,在家知道做家务等等,随着“好的口碑”不断传开,孩子内心也会更坚定去践行这些行为,毫无疑问,当众的肯定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也会激发更大的自主行动力。

在大众面前给予孩子赞赏不仅能激励孩子,同时也是培养孩子情商,激发孩子自我展现的一种方法,如果你们家也有“怕生”的孩子,不妨试试这种方法,用更多的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

适度赞赏

以上说到的赞赏出发点无疑都是好的,但是同样要注意凡事适度,赞赏的尺度需要拿捏,过多的赞赏会让孩子感到压力造成负面影响。

有心理学家H.G.吉特曾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幼儿在自觉不值得表扬的时候受到过分赞赏,会产生不安的情绪。

这也是在告诫父母赞赏不要盲目,不要脱离实际,比如孩子刚学习画画不久,父母就对着孩子的画一顿夸,这无疑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因此在对孩子进行赞赏的时候最好要落实到具体,表达肯定的同时要记得适度原则。

用信任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应该会有很大差别,有的人从小就开始自己做决定。

但也有的人在父母的“呵护”下一直缺乏独立意识,真正意义上自己做决定的时间也会无限延后。关于独立意识的培养,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以及信心。

渴望得到信任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当一个人积极向上地去追求价值实现,在途中也会更渴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信任。

对于孩子而言最渴望获得的就是来自父母的肯定,父母坚信孩子的一些行为举动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信任的力量。这样的信任又被称为“暗含期待效应”,从给予信任出发,孩子会在肯定中更加强大,也更加独立自主。

如何真正地去信任赞赏孩子

引导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

自信心是信任给到孩子的第一重内在力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教会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进步,同样也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进行自我调整。

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或紧张情绪都是从孩子“犯错”开始的,当孩子犯错的,家长地用强硬态度让孩子认错容易引来抵抗。

要帮助孩子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本质上要通过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在引导孩子改正缺点的时候,信任同样是基础,信任孩子的本心善良,信任他们能明辨是非,知错能改。

和孩子共同面对

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在面对失败挫折的时候很可能难以承受打击,因此,父母一边给予信任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一边也要在孩子失败后给孩子支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不被摧毁,这样的失败或考验才能让孩子的内心愈发强大,未来也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

适度期待,强化孩子的方向感和目标

孩子成长中需要很多的正能量影响,除了赞扬,信任之外,父母也可以对孩子寄托一些期待,这些期待不宜过重也不宜过明显,不要成为孩子的负担,更多地,是一种方向感和确认感。对于孩子的期待,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期待,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并不能很好地将期待感“巧妙”传递,

父母对待孩子学习上的期待并不能很好地遵循适度原则,过高的期待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甚至自卑,进一步还可能引发孩子的厌学心理,在尝试过挫败后陷入颓废消极的状态。

父母对孩子提出更高要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定不要忘了从实际出发,短期的期待要有阶段性,下一次比这一次有进步,那么这样的期待就是积极的,同样也让孩子看到了“更好的自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