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武藝之高是衆所周知的, “馬上林沖,馬下武松”這句話足以說明。
林沖是個悲劇人物,也是我在書中最瞧不起的人物之一,此人性格非常懦弱,爲人非常窩囊,好像習慣了逆來順受,毫不圓滑卻喜歡討好領導,就連老婆被人侮辱調戲也選擇忍氣吞聲,只因調戲自己老婆之人是他的頂頭上司之子。上梁山之後,雖說抓到過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高俅,卻因第二個頂頭上司宋江不同意殺,而滿腹怨氣,最終病死他鄉。
梁山的第一批“創業者”是王倫和杜遷,之後是宋萬、朱貴,林沖上山時梁山已有了一定的規模,杜遷、宋萬和朱貴這三人是大老粗,而王倫是個落第秀才,還是有一定的眼光和腦子的,他心裏非常清楚如果讓武藝獨步天下的林教頭上山,自己老大的地位肯定不保,就算林沖沒有篡位之心,自己的第一把交椅也坐不安穩。也就是說,王倫知道自己是駕馭不了林沖的,所以他就推說梁山糧少房稀,容不下林沖這個大神。但杜遷、宋萬和朱貴這三個大老粗則認爲林沖武藝高強,如果留他在山上對梁山的發展肯定極爲有利,所有這哥仨苦苦哀求王倫能收留林沖。王倫無奈,只得要求本就有數條人命在身的林沖在規定的時間內再納“投名狀”,這個要求讓林沖氣憤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只得答應。
可以想象林沖當時無比鬱悶的心情,以前自己身爲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是何等威風,綠林草寇一向是自己最看不起的,可在自己走投無路只得落草爲寇時,本想着憑着自己手中長槍,胸中武藝,就算當不了一把手也能混個二把手,但卻被草寇頭領所不容,還要殺個人才能入夥。這也讓林沖對王倫滿腹怨氣,有了殺意。
林沖上山後不久,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兄弟七人因黃泥崗劫持蔡京生辰綱事發,殺了許多官兵,走投無路之時也來投奔梁山入夥,結果可想而知,王倫故技重施,把當初拒絕林沖的一套說詞又拿了出來,讓晁蓋等七人重投別的大寨。因爲王倫非常清楚,晁蓋等七人和林沖不同,他們劫持的是當朝太師的生日禮物,數額巨大,朝廷肯定會全力追查,一旦發現他們藏身梁山,朝廷必定會起重兵攻打梁山,對山寨帶來滅頂之災。而且這七人之中,晁蓋江湖名氣極響,吳用足智多謀,公孫勝有一身神鬼莫測的法術,劉唐和阮氏兄弟同樣武藝高強,哪一個都是自己惹不起的。以王倫的性格絕不會容他們七人在山上。
對於晁蓋等七人的到來,林沖肯定是喜出望外的。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大仇憑一己之力絕不可能得報,只有藉助梁山的力量纔有希望。但王倫此人胸無大志,靠他爲自己報仇簡直就是癡心妄想,而晁蓋的俠名響徹江湖,如果他能留在山上,以他的名頭,肯定有很多英雄好漢前來投奔,梁山隊伍壯大了,自己報血仇就指日可待了。但是王倫卻容不得這七人,這不是在破滅自己報仇的希望麼?所以,此刻林沖就起了火併之心,不幸的是,林沖的這點心思還被精於算計的吳用給發現了。
王倫拒絕晁蓋等七人的時候,劉唐和阮氏三雄就起了殺意,但被晁蓋拒絕了。因爲晁蓋此人最重義氣,最重名聲,他覺得自己是客,王倫是主,主不留客,客只得走,正所謂“強賓不壓主”,但此時的自己卻走投無路。雖然晁蓋同樣想殺了王倫奪取山寨,可他知道己方只有七人,而梁山嘍囉卻有好幾萬,就算己方武藝高強卻也架不住好幾萬人一擁而上的。而且自己一旦強殺王倫,就顯得過於霸道,在壞了江湖規矩的同時也壞了自己的名聲。左右爲難之際,吳用的三寸毒舌就爲火併起了極大的作用。果不然,在吳用挑撥之下,在林沖積憤之下,王倫死於非命。
王倫之死是梁山走向昌盛的一個分水嶺,是必然的。正如書中詩曰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