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呂布早年事丁原,丁原非常信任他,後來董卓誘惑他殺丁原,二人“義結父子”這就是所謂家奴的來源了,呂布殺董卓就是在王允的攛掇之下,因此呂布的行爲又因爲王允而改變,雖然呂布殺了董卓自己官職和地位都有提高,但是那時候有軍隊纔是王道,呂布實際上並沒有太強的實力,所以在徐州爭奪之前曾投靠過袁術,袁術不接納,又投袁紹,那麼袁紹喜歡呂布嗎。劉備沒有殺害自己的上司,而呂布則恰恰喜歡殺“主”,劉備其實也幹過不講究的事,那就是取了劉璋的地盤,不過劉備即便不講究,他也不是劉璋的“奴”,二人地位相當。

在三國這個亂世中,在不同勢力手下任職的人可遠不止呂布一人,除了呂布和劉備還有別人,那呂布爲何偏偏就落得罵名呢?

呂布的很多行爲並非自主選擇,而是別人威逼利誘

呂布早年事丁原,丁原非常信任他,後來董卓誘惑他殺丁原,二人“義結父子”這就是所謂家奴的來源了,呂布殺董卓就是在王允的攛掇之下,因此呂布的行爲又因爲王允而改變,雖然呂布殺了董卓自己官職和地位都有提高,但是那時候有軍隊纔是王道,呂布實際上並沒有太強的實力,所以在徐州爭奪之前曾投靠過袁術,袁術不接納,又投袁紹,那麼袁紹喜歡呂布嗎?


呂布幫袁紹打完仗以後不僅趁機擴大自己是實力,他的軍隊還經常搶劫,這讓袁紹非常記恨他,呂布怕因此被殺,所以跑路了。袁紹果然派兵追殺,怕呂布爲禍患,可見袁紹對呂布相當討厭。

劉備去留則有自主性,而且人緣遠比呂布強

先說句題外話,人緣好壞與有沒有盟友是兩回事,一者是個人魅力,一者是利害衝突。曾討厭呂布的袁術和呂布結盟完全就是因爲利害衝突。劉備去過的地方可以說是天南海北,爲何沒落得“奴”的名字?


首先他創立了蜀漢,從結果來看,就能讓人高看一眼,成王敗寇的道理到什麼時候都有用。“奴”這個字與“主”相對,呂布做很多事都是別人的授意下,而劉備即便在別人手下也保持了相當的獨立性,他一直以一種“主”的姿態行事,很有自己的主意。

劉備沒有殺害自己的上司,而呂布則恰恰喜歡殺“主”,劉備其實也幹過不講究的事,那就是取了劉璋的地盤,不過劉備即便不講究,他也不是劉璋的“奴”,二人地位相當。


其他“三姓”將領

亂世中人的去留很頻繁,比如賈詡他最開始在董卓那,後來找到張繡,最後才投靠曹操;黃忠開始在劉表那,後來成了曹操的人,最後才變成劉備的大將。其實呂布最大的問題就是殺了義父,這在人們眼裏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的原因加在一起,呂布就成了“三姓家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