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友提出這樣的問題。現在提倡男女平等。我家只有一個獨生女兒,想在女兒結婚前,給她買房作爲婚房。希望女兒的孩子,至少有一個隨母姓。同時,老人百年之後,自己的財產,留給這個隨母姓的孩子。不知道可以嗎?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老輩人的想法無可厚非,但是本身就有點自相矛盾。既然是男女平等了,又何苦要用財富來換取姓氏權。同樣都是女兒的骨肉,爲什麼姓不同,就要有親有疏、厚此薄彼。難道要用姓氏,來分離親生的兄弟姐妹嗎?

老輩人的這種心情和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幾千年的社會傳統和習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簡單的說。無論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都是由歷史的、經濟的、社會的原因造成的。從我國社會來看,在遠古時代。曾經經歷了漫長的母系社會。父系社會,或者說是男權社會,存在不過幾千年的歷史。

在遠古時代,也就是原始社會。那時是母系社會,是以女性爲中心的。爲什麼會這樣?那個時候,男子狩獵收穫是不固定的。 而女子從事的農耕,收穫更穩定。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經濟條件好一些。所以,形成了母系社會。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各種先進工具的出現。男子在生產活動中佔據主導地位。男子易於掌握各種勞動技能。所以,男子在經濟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開始向父系社會轉變。也就出現了從夫居這種現象。爲了傳承血統,變爲隨父姓。

在幾千年的文明社會中,由於男子一直處於社會經濟的中心,掌握着經濟命脈。所以,才形成了傳承至今的生活傳統和和文化習俗。形成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只能從一而終的格局。姓氏是血統的體現,在男權社會中,只能是隨父姓。

資本主義社會後期,生產力的急劇發展,也在改變着社會形態和社會格局。特別是現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體力已經不是生產中的決定性要素。所以,過去那種男強女弱的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改變。很多女性,已經承擔起更多的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女性就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男權社會正在逐步的被男女平等這一觀念所動搖。在社會發展的趨勢中,男女平等應當是大勢所趨。所以,標誌血緣的姓氏,也不再是男性的專屬。

只有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上,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才能自主選擇居住和姓氏。可以協商隨誰的姓,在哪裏生活。當然。也可以遵從千百年來的社會習俗,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

總之。歸根結底,經濟的實力是很重要的。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話說,存在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居家和姓氏問題。是不是也是這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