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萌表示,去年兩會期間,科技部總共主辦和協辦了33件關於人工智能的建議和提案,涉及到基礎研究、開源開放、人才培養、倫理治理以及立法和產業發展這些相關內容,且這些內容已轉化爲政府工作的部署。啓動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依託地方開展技術示範、政策試點和社會試驗三項內容,如現已經支持建設了北京、上海等10個試驗區,還在浙江德清縣開展全國第一個縣級人工智能試驗,將人工智能和德清的地理信息系統整合起來進行試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9日訊 人工智能是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熱點,也是代表和委員關注的重點。在9日上午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就去年兩會期間人工智能的建議和提案情況作了詳細介紹。

  李萌表示,去年兩會期間,科技部總共主辦和協辦了33件關於人工智能的建議和提案,涉及到基礎研究、開源開放、人才培養、倫理治理以及立法和產業發展這些相關內容,且這些內容已轉化爲政府工作的部署。

國家圖書館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圖”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李萌表示,按照代表建議要求,科技部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快部署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發和開源開放。“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是面向2030實施的一個重大項目,主要針對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關鍵核心技術進行重點部署”。

  二是重視加強人工智能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現在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中,加強人工智能的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目前已經設立了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專業等近100個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

  三是穩步推進人工智能的倫理治理。

  四是推動地方開展人工智能的試驗示範。啓動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依託地方開展技術示範、政策試點和社會試驗三項內容,如現已經支持建設了北京、上海等10個試驗區,還在浙江德清縣開展全國第一個縣級人工智能試驗,將人工智能和德清的地理信息系統整合起來進行試驗。

  五是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疫情期間,大量人工智能的技術投入到實際運用,給各行各業都做了賦能,包括醫療健康、智能製造、物流配送、在線辦公等領域,催生了新的應用場景,壯大了無接觸經濟新業態。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