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據寶統計顯示,當前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休閒服務四大消費行業中,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0%以上,且滾動市盈率不足35倍的公司,共計有31家。在低風險偏好的背景下,機構更傾向於依託基本面投資,日常消費爲主業的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類公司一季度受到的影響較小,部分公司已經表現出較大的業績彈性。

(原標題:大衆消費股上演結構牛 一季度業績最高增38倍)

證券時報記者 梁謙剛

一季度受疫情影響,A股波動加劇,以食品飲料、農林牧漁等爲主的消費板塊展現出韌性,部分行業龍頭在此期間逆市走強,成爲機構和資金爭相關注焦點。

多隻細分食品龍頭

頻創新高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除貴州茅臺外,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兩大板塊中,春節後有超過20家公司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如絕味食品、天康生物、妙可藍多、山西汾酒、千禾味業等。若從歷史漲幅來看,貴州茅臺上市以來(不含首發日期)累計漲幅超過260倍,瀘州老窖、伊利股份歷史累計漲幅也在200倍以上。

業內分析認爲,大消費板塊大漲,一方面是因爲前期受疫情影響,該板塊跌幅較大,本身就具有超跌反彈的動力;另一方面則是近期各地相繼出臺了刺激消費的各項舉措,對板塊反彈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此外,消費板塊整體估值水平較低,大機構長期駐紮,對於板塊的反彈也有推動作用。

在低風險偏好的背景下,機構更傾向於依託基本面投資,日常消費爲主業的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類公司一季度受到的影響較小,部分公司已經表現出較大的業績彈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顯示,1月~3月糧油食品零售額同比增長了12.6%,飲料也增長了4.1%。

必選消費類公司

業績顯韌性

4月一季報收官,受疫情衝擊,一季度A股整體業績出現大幅下滑,上市公司業績呈現出明顯的分化:防疫相關行業及必選消費行業增勢明顯,而外出消費、投資拉動等行業表現低迷。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銀行、電子等四大行業一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農林牧漁行業營收和盈利增速最高,是唯一營收、淨利增長均超過兩位數的行業,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農林牧漁提供居民最基本的消費品,尤其是豬肉價格仍處於高位,不少公司保持了較強的盈利能力。此外食品飲料保持了營收、淨利的雙增長,原因與農林牧漁類似,也是基於向居民提供必需的消費品。

相比之下,影視傳媒、休閒旅遊餐飲等消費類行業一季度業績慘淡。影視股中,萬達電影、中國電影、金逸影視、華誼兄弟、電廣傳媒等一季度淨利潤虧損逾億元。以萬達電影爲例,公司下屬影院受疫情影響全部停業,同時計劃春節檔上映的影片未能如期上映,固定成本費用支出卻較爲剛性,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一季度公司淨利潤虧損6億元。餐飲旅遊類公司中,首旅酒店、中青旅、華天酒店、中國國旅、峨眉山A、全聚德等一季度同爲虧損狀態。

刺激消費政策頻頻出臺

疫情期間,國內外消費需求均受到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重。擴大消費,成爲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重要着力點之一。3月份,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方面提出19條硬舉措,爲對沖疫情影響、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勾勒出一條清晰的路線圖。

《實施意見》印發,釋放出鼓勵和促進消費的積極信號。3月以來,南京、合肥、杭州、鄭州等多地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消費券,如餐飲券、超市券、鄉村旅遊券、汽車專項補貼等,取得了積極成效。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釋放消費潛力,做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擴大居民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

在後疫情時代,機構分析認爲,民衆會首先滿足基本消費需求,包括食品、調味品、超市以及零食等子行業可能成爲避險消費的主要方向。即使疫情影響遠遠超過預期,避險消費依然具有較大確定性,具有優秀商業模式的企業仍然可以掌握定價權。

在消費類行業中,哪些公司一季度業績保持穩健增長?數據寶統計顯示,當前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休閒服務四大消費行業中,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0%以上,且滾動市盈率不足35倍的公司,共計有31家。五糧液、牧原股份、溫氏股份、雙匯發展、新希望、瀘州老窖等千億白馬悉數入圍。

上述31家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受益於行業景氣度提升,一季度淨利潤增幅翻倍。唐人神一季度實現盈利2.13億元,同比增長38.45倍,淨利潤增幅排在首位。與豬產業鏈相關的天康生物、牧原股份、金新農、溫氏股份、新五豐等一季度業績均取得不俗成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