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起上回“227事件”中相對小衆的耽美粉們,這回肖戰粉絲“老師帶領學生應援明星”事件,觸碰到的則是另外一個較爲引發關注的羣體——學生,這也是再度引發肖戰人設與信任危機的關鍵所在。然而,此次危機還遠不僅僅於此,網友很快扒出肖戰超話有“教師天團”,並聯想這是粉絲團精準畫像,試圖利用吸納教師職業的粉絲,向更廣泛的學生進行安利,達到大範圍傳播的目的。

納蘭驚夢/文
雖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退圈”,但肖戰及其團隊明顯一直積極的運作“復出”。在“227事件”之後,曾經前程大好的人氣頂流,遭遇了廣泛且持久的抵制。

無論是錄製公益事業歌曲《紅梅贊》,還是爲助力湖北復工復產做線上直播帶貨公益活動,應該說都是贏口碑的積極舉動。然而,就當所有人以爲肖戰也要印證“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之時,這位努力“復出”的人氣頂流再度陷入了由粉絲引發的危機中。

比起上回“227事件”中相對小衆的耽美粉們,這回肖戰粉絲“老師帶領學生應援明星”事件,觸碰到的則是另外一個較爲引發關注的羣體——學生,這也是再度引發肖戰人設與信任危機的關鍵所在。

教師者所以學爲君也,說的是在教育這件事上,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盡職。何爲教師盡職?當然是傳道受業解惑。尤其是在學校和課堂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文化知識和關心學生的心智成長當然是第一位的。但是,追星這回事顯然既然不屬於學習文化知識,也不屬於對於學生心智成長的關愛。

納蘭當然不相信現在的學校,會古板到苛責老師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私人生活。此次相關老師被停職,涉事校長被約談,並不是對於個人權利的干涉,而是對於不適當職場行爲的糾正。我們不能要求老師們清心寡慾,但在合適的環境、對合適的對象、做合適的事,這原本就是成年人最基本的常識。教師利用自己職業身份的表現,試圖達到超出範疇的影響,這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

尤其對於學生家長來說,肯定是會對老師這樣的行爲產生不滿:原本送娃是來學習的,結果被安利追星,怎麼會不羣起而投訴之。

這也是肖戰爲何會不惜說出“我不需要應援”這樣疑似劃清界限重話的原因,畢竟粉絲應援本身就是偶像的人氣客觀反映;這也是其工作室一連轉發多條微博,並強調希望粉絲遵守職業規範和行業底線的原因。

孩子,就是不可觸及的底線。這也是爲何另一位林姓老師在上課前安利自己的偶像,因學生反對而當衆痛斥“滾出去”,不出所料的引發了網友的衆怒——如果老師有在課堂安利偶像的權利,那麼學生必然就有反對安利偶像的權利,但林姓老師接下去炸毛的舉動,顯然就有違了爲人師表的職業規範。

然而,此次危機還遠不僅僅於此,網友很快扒出肖戰超話有“教師天團”,並聯想這是粉絲團精準畫像,試圖利用吸納教師職業的粉絲,向更廣泛的學生進行安利,達到大範圍傳播的目的。但肖戰後援會也很快發文澄清,從未成立“教師天團”類似組織。

從現在的風向來看,顯然之前反對肖戰的網友就是牢牢抓住了“孩子沒有自制力,不應該發展學生刷屏”這點進行攻擊。但客觀來說,現在學生有幾個偶像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拿手機刷榜,拿零花錢應援也是常有之事,不能單獨歸結爲某個特定人的“荼毒”,凡事只要把握度即可。

從曾經的全網火爆,到現在的全網羣嘲,肖戰粉絲忿忿不平,認爲是偶像及粉絲遭遇了不公正的網暴。無可否認,現在肖戰及粉絲羣體有時候面臨的正是有罪推論的網暴。

但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如今的網暴受害者,不久之前就是網暴的施加者。如今的肖戰和粉絲,依舊還在“還債”,這位曾經頂流的復出之路,也遠比想象來的還要困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