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孫祿堂不但武功超羣,還從1915年起,開始著書立言,爲後世之人留下了諸如《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武學專著,開創了武學研究的新紀元。由於孫祿堂武功基礎紮實,領悟力很高,一年下來已盡得八卦拳精髓,其實力已超越程廷華,名聲大振。

孫祿堂是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是中國武術的集大成者,堪稱一代武術宗師。他不但武藝高強,精通各家武術拳法,尤其擅長輕功及點穴手法。還能將形意、八卦、太極等拳術融會貫通,創立了著名的孫氏太極拳。同時,孫祿堂還著書立言,創立了拳道結合的武學思想體系,爲中國武術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麼,孫祿堂有着怎樣的身世?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呢?
1860年,孫祿堂出生在河北望都縣東任家疃村,其祖輩世代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因爲家裏一貧如洗,孫祿堂的父親人到中年,纔好不容易娶到了一個貧家女爲妻。
孫祿堂9歲時,他的父親就在貧苦交加中去世了。母親帶着他沿村乞討,纔好不容易討得了一副棺材,將父親草草下葬。
失去了家裏頂樑柱的孫家,愈加窘迫。孫祿堂不得已到地主家打工,以柔弱的雙肩幫助母親分擔困難。但地主對年幼的孫祿堂非常刻薄,對他非打即罵。孫祿堂內心對地主十分仇恨,暗暗下定決心,學習武術來保護自己。
孫祿堂暗中打聽到村裏有一位李姓拳師,便迫不及待地跑去磕頭拜師。李姓拳師見他是一個習武奇才,答應收下他,幫他紮實了武功基礎。
3年後,孫祿堂從李師傅那裏學武有成,繼續外出務工,到保定姑父開設的制筆廠做小工。在那裏,他又結識了一個名叫張瑞的武術行家。
張瑞十分欣賞孫祿堂的人品,不但將自己的一身武藝傾囊相授,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孫祿堂。
孫祿堂幹活勤勞,學武刻苦,深得張瑞喜歡。後來經張瑞介紹,孫祿堂又拜入形意拳名師李奎元門下,系統學習形意拳。

李奎元是個文武全才,不但悉心教授孫祿堂武義,還教他習文斷字。
一段時間後,李奎元又把孫祿堂介紹給了自己的師傅郭雲深。在郭雲深的教導下,孫祿堂武功大進。特別是輕功造詣突飛猛進,能趕上騎馬飛馳的人。
武功大成的孫祿堂回到保定後,又拜入八卦拳名師程廷華門下,潛心修習八卦拳。由於孫祿堂武功基礎紮實,領悟力很高,一年下來已盡得八卦拳精髓,其實力已超越程廷華,名聲大振。程廷華稱讚他:“吾授徒數百,從未有天資聰慧復能專心潛學如弟者。汝之技,黃河南北已無敵手。”
此時的孫祿堂已身懷絕技,步入了頂級武林高手行列。他辭別師傅程廷華後,開始了雲遊天下以武會友的遊學生涯。
期間,孫祿堂歷經全國十多個省,訪少林,朝武當,上峨眉,與衆多武林高手切磋技藝,“聞有藝者,先生不辭遠蔽險阻,必訪至。不服與較,先生未嘗負之。”
三年的遊學比武中,孫祿堂不但博採衆長,武功更上了一層樓,還跟從一位高僧研修《易經》數月,學會了修生養氣之法,反過了促進了他武功的精進。
這時的孫祿堂可謂傲視羣雄,在武術造詣上已登堂入室。

由於孫祿堂威名遠播,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由此,他開辦了蒲陽拳社,廣收徒弟。期間曾參加清廷舉辦的“演武大會”,孫祿堂輕鬆奪冠,被世人譽爲“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
1909年,俄國大力士彼得洛夫在瀋陽設擂臺,挑戰中國武術家,叫囂“拳打中國武林”。孫祿堂獲知消息後毅然迎戰,雙方約定:互擊對方三拳,凡倒地者敗北。
彼得洛夫看到骨瘦如柴的孫祿堂後,不免心中竊喜,忙不迭地要求允許他先出拳。孫祿堂微微一笑答應了彼得洛夫。只見彼得洛夫沉身運氣,一記重拳擊中了孫祿堂的小腹部,但孫祿堂巍然不動,而彼得洛夫卻像是打在了一塊鐵板上。
大驚失色的彼得洛夫隨後使出全力,朝孫祿堂的同一個部位連續擊出兩拳,孫祿堂依然穩如泰山。
彼得洛夫此時已惱羞成怒,不顧事前的約定,一陣亂拳襲向孫祿堂。孫祿堂也不急不惱,在遊走穿插間,輕鬆寫意地化解了彼得洛夫的一陣猛攻。隨後,孫祿堂開始了反擊,只用了幾個回合,就將彼得洛夫打下了擂臺,贏得觀衆如潮掌聲。

1920年,日本柔道冠軍坂田一雄來到中國,指明挑戰孫祿堂。但坂田一雄最終同樣沒在孫祿堂的手底下走過10個回合。心悅誠服的坂田,隨後登門拜師,不過被孫祿堂一口拒絕了。
1930年,不服輸的日本人又一次邀約6位格鬥高手再次來華挑戰孫祿堂。孫祿堂接受了挑戰,並提出以一敵五的方式比試。孫祿堂平躺於地,由五位日本人以任意方式壓在他的身上,另一人則負責數數,如果孫祿堂在數到三後不能脫身,就判定他輸掉了比賽。
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才剛剛數到二時,孫祿堂已騰身而起,壓住他的五位日本人瞬間被震出數丈之外,昏到在地,一時竟不能起。這次比武,孫祿堂徹底滅了日本人的威風,打出了中國武術家的氣勢。
孫祿堂不但武功超羣,還從1915年起,開始著書立言,爲後世之人留下了諸如《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武學專著,開創了武學研究的新紀元。
(參考資料:《孫祿堂小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