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中有很多一開始看起來不起眼的"配角",看到後期會發現作者(諫山老師)其實花了很大的功夫在描繪這些人(甚至之前就有埋伏筆)。其中有一個人,是讓粉絲每刷一次 就得重哭一次的角色──漢尼斯大叔。

漢尼斯,沒有阿卡曼般的戰鬥能力,沒有像阿爾敏或艾爾文的超凡頭腦,更沒有如艾蓮一樣的巨人之力。他是凡人,會偷懶、會恐懼,也會退縮;他有自己的夢想,他曾經眼高手低;在現實中,他或許會看起來像一個失敗者軟弱無能,然而,作者卻藉着他說的話,道出最真實的道理。

用他的人生訴說一個個渺小卻富含感情的故事,在史書上,也許不會出現這種人的名字,因爲他們只是一介凡人,沒什麼開創性的成就;他們只是歷史中的一個小齒輪,不會得到什麼關注。

不過,正是因爲凡人的渺小,讓整部進擊的巨人更有溫度、更貼近真實。這些小人物帶給我們的感動,或許就是能讓讀者在讀完漫畫、享受完刺激的解謎過程後,再刷一次又一次的原動力。進擊的巨人可以用很多的角度解讀,而這篇文章將站在小人物(漢尼斯)的觀點,探索他的心境。

漢尼斯大叔在第一次登場的時候設定是酒鬼,而他身爲士兵,卻在值勤時喝酒,他的辯解是:

解釋三連

2

3

在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察覺:這個中年男性,身爲有一點軍階地位的軍人,他竟然向一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小鬼辯解自己爲什麼偷懶喝酒。理論上來說,應該要是被自己的上級長官抓包纔要找藉口吧?如果這個成年人要面子的話,他應該會對艾蓮說:"你這小屁孩懂個屁,還來指責老子喝酒,你知道我守城牆多辛苦嗎......"諸如此類,大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聽過的,大人拿來護面子的臺詞。但是,漢尼斯沒有這麼說

相反,他用了一點滑稽調皮的說法"剛好飲料裏摻了一點酒精"。

 從他的前幾句話,讀者就能充分理解這個大叔其實是"不怎麼愛面子的",此外,他對小孩子也很溫柔且有一點自己的幽默,從他對艾蓮一些問候可知。光是幾句話,就說明了漢尼斯的性格,也對他後續的行爲給出合理的解釋...

接着,艾蓮說"你們這樣在關鍵時刻還能作戰嗎?"

漢尼斯說:"關鍵時刻是什麼時候?"

艾蓮說:"當然是巨人攻進城牆的時候啊!"

漢尼斯表示,自己作爲城牆補部隊這麼多年

於是,艾蓮就說"既然你們沒有戰鬥的覺悟,那你們乾脆就叫城牆施工團算了"

對此漢尼斯回答"這樣也好,不過艾蓮

漢尼斯這段話,是一個社會現象的縮影。戰爭時期,士兵就是人人崇敬的英雄;而和平時期,用不到士兵了,人們又會譏笑他們爲"米蟲、飯桶"。

 雖然身爲讀者,我們都知道第一集一定會有什麼爆點,例如城牆一定會被破壞(畢竟它叫"進擊的巨人")。但對於那些士兵而言,他們可是一輩子都沒遇到過城牆被踢爆,正常人是不會像艾蓮與阿爾敏一樣設想"巨人會攻進牆壁"的。

 在這裏,諫山老師第一次展現何謂"平凡人",平凡百姓就是這樣,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們在乎的是能不能填飽肚子、能不能和自己的家人安安穩穩地活着,這樣子固然平淡,不過,這並不代表在關鍵時刻他們不會有所作爲;這不代表他們不能有一個壯烈慟人的故事。

 城牆真的被攻破了,黛娜巨人最先來到耶格爾家,這一段雖然有一堆內容可以探索,但筆者這次將只聚焦在漢尼斯身上。(以下是劇情回顧)

 剛遇上黛娜巨人的漢尼斯原本希望將巨人打敗,一次拯救三人。

一看到巨人就明白了───自己無法戰勝巨人。於是帶上艾蓮和米卡莎逃跑。

下面這些話是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

 艾蓮問漢尼斯,只差一點就救出我媽了,你幹嘛多管閒事?

 漢尼斯說"你之所以沒辦法救出你的母親,是因爲你缺乏力量。

      至於我,之所以沒有正面去迎擊巨人,是因爲我缺乏勇氣啊!"

至此,讀者又能看到什麼呢?

 作爲一個成年人,或者說只要是身爲一個人,應該都知道要承認自己的無力是多麼地不容易。而漢尼斯哭着承認了,他承認自己是一個缺乏勇氣的人。這符合了他在一開始展現出來的個性──真誠而不怎麼要面子。這裏有一個好玩的矛盾處,就是"承認自己沒有勇氣"這件事本身就需要極大的勇氣啊!

 相較之下,還是小屁孩的艾蓮當時就沒有承認自己的無力,各位可以看到他說的是───"只差一點就救到我媽了,你幹嘛多管閒事?"

 他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和米卡莎當時"根本抬不起壓在母親身上的瓦礫和屋頂",還責怪把自己救出來的人。

 不過,在進擊的巨人中,我們可以看到角色經歷一連串的事件後,是會成長的。不論是當時是小屁孩的艾蓮還是在關鍵時刻懦弱退縮的漢尼斯。艾蓮一步步地成爲了現在的艾主席,而漢尼斯在第二次遇到黛娜巨人時挺身而出了。

 接下來,是一個沒這麼顯眼的一小段劇情,但同樣有一些有趣的矛盾處,也是值得巨人迷們細細玩味的,讓我們繼續吧~~

鎧巨破牆前,漢尼斯堅持還不能關門;而其他士兵說,如果再不關門,就不只希幹希納區,而是整個瑪麗亞之牆境內都要被突破了。

 這時漢尼斯說───

這也是作者安排的小矛盾,(我們都知道作者很喜歡用這種小情節當矛盾點,例如,自稱獵人的士兵被巨人獵食等等)此處也是其一,因爲在漢尼斯說這句話之前,他纔剛對眼前的人見死不救啊~這並不是指責漢尼斯的行爲和言語不一致,而是透過這一段,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瞭解"理念和現實的差距",試想,我們唯一可以勇敢的時機,不正是我們最害怕的時候嗎?

後續的故事中,漢尼斯展現出了更多層次的性格,不是"酒鬼、逃跑大叔"就能概括的,不論是艾蓮被萊納和貝爾托特綁走時,還是艾蓮和米卡莎再次遇見黛娜巨人時,他的溫暖與勇氣,一直是筆者爲之深深悸動的。

 以下會取與黛娜巨人重逢的劇情片段來揭示漢尼斯的"成長"。

與戴娜巨人重逢

在漢尼斯迎戰黛娜的片段,有一些可以從動畫中他的表情中察覺到的細節。

 在戰鬥前,可以明顯看到他在"裝作不害怕",此時,遇到了同一個巨人,與上次不同的是──他看過了其他同伴被喫掉的畫面。在希幹希納區被攻破前,漢尼斯只有在維修城牆時看過巨人,應該沒看過巨人喫人;而此次,他是在充分了解巨人可怕之處後才迎戰的,也就是說,比起上次,漢尼斯此次又鼓起了更大的勇氣。

 而在被黛娜巨人抓住後,他是面向艾蓮和米卡莎的,這件事有什麼重要的呢?這件事傳達的是──他在死前還在擔心這兩個孩子。

在進擊的巨人裏,我們看到過不同人在被巨人抓住、面臨身死關頭時的不同反應,有人慘叫、大哭着說"不要喫我"。但是故事中有另外一羣人鬼門關前,他們心裏擔心的不是"我"。(例如,團長右臂被咬住時,他大喊着"進め!susume!")而漢尼斯想的應是,如果自己此時死了,艾蓮和米卡莎要如何活下去。

這就是進巨這部作品中的"成長",不只是主角羣或年輕人會成長,就算是一個剛開始滿滿配角味的大叔也會。漢尼斯從一開始的軟弱,到哭着向艾蓮承認自己的膽小。他也在逐步完成作者諫山老師口中的"成年禮",最後昇華成奉獻生命的"英雄"。進擊的巨人ost中的"The reluctant heroes"和許多角色都非常吻合。而漢尼斯也是其中一位。作者也許還想告訴我們"真正的英雄,不是隻有名字和英勇事蹟;他們會有掙扎,有軟弱;他們可以很平凡,甚至平凡到連名字的都不曾留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