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卓爾控股副總裁方黎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之下,武漢產業結構、經濟結構、人才結構並未受到衝擊,科教創新優勢、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是加速重啓的最大底氣。方黎介紹,在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下,卓爾所有產業已全面復工復產。

卓爾委託國航貨運包機從金邊接運的20萬套防護服抵達天河機場

累計捐獻應急物資746.3萬件,捐助金額超過1.36億元(人民幣),先後設立7家應急醫院,並將旗下的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客廳等場館改建爲3個“方艙醫院”……自疫情暴發以來,卓爾控股有限公司積極參與抗疫。隨着疫情形勢好轉,目前卓爾所有產業已全面復工復產。

“此刻的武漢就像被疫情暫時壓制的‘彈簧’,下壓越重,反彈的力量將越強。”卓爾控股副總裁方黎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之下,武漢產業結構、經濟結構、人才結構並未受到衝擊,科教創新優勢、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是加速重啓的最大底氣。

作爲一家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綜合型產業集團,卓爾很多業務均有實體消費市場。爲彌補損失,卓爾實體市場正在不斷嘗試“觸網”。方黎介紹,通過引入互聯網平臺、電商平臺及直播機構,已推出多場直播培訓,支持引導商戶線上售貨,並主動減免商戶物業費,積極聯繫金融機構爲商戶提供低利率復工貸款。

同時,卓爾對員工承諾:按時正常發工資,不裁員,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加強防控,保障員工健康安全,併爲困難員工提供幫助。

方黎介紹,在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下,卓爾所有產業已全面復工復產。公司爲每名員工配備酒精消毒液、口罩、免洗消毒凝膠等防護物資,全員普及新冠肺炎病毒防範知識,要求員工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同時在各辦公場所加裝紅外測溫儀,實時檢測出入人員體溫,出入口憑“綠碼”掃碼進出,嚴防人員聚集,確保員工安全和正當利益。

“疫情之下,企業應及時對沖風險,主動順應變化,在危中尋機,以獲得全新發展空間。”方黎談到,爲積極支持抗疫工作,卓爾自2月起便緊急推進醫用防護用品的生產籌備工作。目前,卓爾棉業集團已成功轉型爲醫療紡織科技集團,通過改造升級產品線,生產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等,日產醫用物資超100萬件;已接到來自法國、西班牙、新加坡、美國的訂單。

他強調,爲確保產品高標高質高效出廠,在原材料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卓爾醫紡口罩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採購、甄選、檢測,組織操作人員崗前培訓,並按照無菌車間標準和國際產品製作規範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檢驗標準流程。目前,卓爾醫紡產品已通過CE及FDA認證。

談及此次疫情應對經驗,方黎表示,企業應更加註重建立現代管理體制,加強現代財務制度等內部管理,及時優化企業架構,提升運行效率,同時要注重數字化轉型和自主創新。

“疫情之後,人們更呼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健康生活。構建‘宜居、宜遊、宜業、宜養’等新生活方式的項目,將迎來巨大機會。”談及未來,方黎充滿信心。他透露,後疫情時代,卓爾控股旗下的卓爾智城集團,將發力深耕湖北,全力推進一批特色文旅項目,以新型城鎮化構築新生活方式。

“疫情後的武漢,‘新貿易方式’‘新制造方式’‘新生活方式’等產業新形態中蘊藏機遇。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爲支撐的新貿易方式,正在構建中國重要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將需要衆多企業共同參與。”他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