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報 記 者 石如寬

本報通訊員 鄭秀寶 郝建香

“你看這個紅色的多肉多麼喜慶,咱們家裏一定要多擺幾盆。”5月5日,在青州市AK多肉花卉基地電商團隊直播現場,主播團隊正分成三組,輪流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直播。

AK多肉花卉基地現有溫室大棚14處,種植面積達4萬平方米。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常規銷售渠道陷入堵塞困境,受“網紅經濟”的啓發,AK多肉花卉基地電商團隊開始嘗試線上直播帶貨。“直播的時候會進行互動,消費者會在屏幕底下跟你說,有沒有這個品種。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儘量滿足他們。”AK多肉花卉基地銷售總監李君說。

帶貨主播與消費者在線交流,消費者即時線上下單,一天能帶來八九萬元的收入。“正常情況下每天就能發3000多單,如果有活動,甚至可以達到1萬至2萬單,銷量十分可觀。”李君說,目前,AK多肉在淘寶、天貓、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各大平臺均已開通直播,通過直播“走貨”已經佔到公司銷售額的90%左右。

在青州市彌河鎮大關營銀瓜基地,社員陳琳琳正通過網絡直播平臺推銷銀瓜。依託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等網絡進行直播銷售,陳琳琳最多能達到20萬的播放量,從3月底頭茬銀瓜上市開播到現在,月均銷量達到15000斤。銀瓜銷售地也由原來的周邊城市擴展到了北京、濟南、上海、廣州等城市。

疫情之下,“雲購”模式成爲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擴大了傳統行業的銷售半徑,也助推着青州經濟社會企穩向好發展。

青州剪刀是全國唯一以地名爲商標的剪刀,2013年,青州剪刀鍛造工藝被列爲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併入選“山東老字號”。由於前期缺乏宣傳,加之銷售渠道狹窄,青州剪刀曾一度淡出國內外主流市場。

“之前都是電話銷售,沒有網上銷售,而且我們也沒有實體店,只在工廠售賣。”青州剪刀有限公司經理張海燕說,“我們想方設法在網上購、快手、抖音等各種網絡平臺進行推廣,沒想到立馬就受到了歡迎,一個視頻的點擊率現在已經到了240萬,上個星期就有9個客商打來電話詢問。”

“傳統行業試水‘直播’,不僅是防疫期間的權宜之計,更是朝着線上發展趨勢邁進的重要一步,直播把單向購買變成雙向互動,交流更有溫度和趣味性,增加了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尤其是當前的‘直播+購物’,爲實體經濟產銷對接提供了新模式,也爲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復工復產起到積極影響。”青州市商務局電商科科長高輝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