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出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雖然算是滅秦之後楚漢相爭的開端,但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結果,項羽多次錯失殺掉劉邦的機會,被認爲是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的間接原因。

要說秦滅亡後原本是盟友的項羽和劉邦的立場隨着局勢也發生了變化,從“並肩而立”轉變爲“對立”,當敵人不在了,但凡有野心,無論爲名還是爲利,楚漢必然相爭的。

要知道,誰越早看清局勢就越有勝算,然而項羽沒看清,劉邦卻看清了。

這一點,通過一場“鴻門宴”,可謂刻畫的淋漓盡致!

鴻門宴:一宴定天下!

當年楚懷王心決定,項羽與劉邦誰先入關中,就立誰爲關中王。

結果,項羽被秦軍主力拖住,最終是劉邦要比項羽早兩個月先進入了關中。

項羽是誰,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名門望族出身,哪怕是劉邦先入了關,哪怕自己軍隊人數是劉邦軍隊的好幾倍,貴族的驕傲和自尊,不允許他違背當初的約定,所以他是接受了這個現實。

只是,萬萬沒想到,項羽想入關時卻被劉備擋在了函谷關外面,其實這時候劉備表現的已經很明顯了,但是項羽就是沒看出來劉備的用心,還惱羞大怒,覺得一個小小的劉備還敢把自己擋在關外!一怒之下,揮兵破了函谷關,然後到了戲水之西駐軍停了下來。

這時,劉邦軍隊中掌管軍政的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了三件事,再次讓項羽大怒,哪三件事呢:

第一件,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

第二件,讓子嬰做丞相;

第三件,珍寶應有盡有。

劉備關中稱王就先不說了,居然讓自己的仇人子嬰做丞相!甚至還要霸佔所有珍寶,要知道秦國的珍寶可是滅六國後搜刮來的,還有項家的呢!

所以,青筋暴跳的項羽當下下了一道命令:“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

意思就是說“明天讓將士們喫飽飯,準備攻打劉邦”。

本來呢,就算憤怒之時做出的決定,但是也不算是錯誤的決定,本來他們必然要開戰的,而且項羽佔據相當大的優勢,40萬人的軍隊去打劉邦10萬人,打起來綽綽有餘,雖然這時的項羽仍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如果不出意外,項羽穩贏。只是偏偏就是出了意外,出在項羽的叔父項伯身上。

因爲早年,張良對項伯有救命之恩。夜裏,項伯就去找了張良,把項羽要打劉邦這麼絕密的事說了出來,張良是誰,他可是劉邦身邊的謀士和“智囊”,這麼重要的事怎麼可能不告訴劉邦呢。

果不其然,劉邦聽說後,很害怕,就問張良該怎麼辦。

張良就獻計,讓劉邦去說服項伯。

劉邦就去找了項伯,一再表示自己沒有非分之想,一心是要擁立項羽的,並且還約定跟項伯結成兒女親家。

不得不說,劉邦太善於掌控別人的性格了,三言兩語就打通了和項伯之間存在的層層壁壘,說到最後,項伯也深信不疑了。

但是,強調劉邦要去鴻門參加宴會。

就這樣劉邦帶着張良赴宴,他又故技重施,對項羽又表了一次忠心,還說肯定是有人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

項羽呢,劉邦說什麼他就信什麼,也認爲是有人挑唆,甚至把告密的曹無傷賣了!

劉邦伏低做小的姿態,極大地滿足了項羽自尊心,這時候的項羽是一點都沒有了殺掉劉邦的心,或許,最開始也沒有,他只是氣劉邦不順從。

但是,項羽不想殺,可有人想殺呢,誰呢?范增,項羽的謀士。劉邦的用心瞞得住項羽可瞞不住范增。所以,范增喊來項莊舞劍助興。說是助興,當場的幾人都明白舞劍的目的其實是意在沛公,當然,唯獨項羽不明白。

但是,范增的目的也沒有達到,因爲這時候項伯也拿着劍舞了起來,爲劉邦擋箭。

劉邦就藉由去茅房,招呼都沒打逃走了。

劉邦回到軍中,立刻殺死了曹無傷。

這就是史上最出名的一次飯局“鴻門宴”。

鴻門宴的影響

雖然項羽比起劉邦,佔有絕對優勢,但是二人在局勢上的認知差異,預示着他們對彼此將採取態度的不同,即使沒有鴻門宴,這種差異也會導使主動權傾向於劉邦這邊。

劉邦在這種危機時候也能安然脫身,可以看出他果斷並且能屈能伸的性格,自己處於弱勢的時候絕不以卵擊石。

項羽錯失良機放走了日後最大的敵人,而劉邦也開始韜光養晦,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麻痹項羽。

最終在垓下之戰時,楚軍兵少食盡,屢戰不勝,項羽逃至烏江,不肯渡江,力殺漢軍數百人後,自刎而死。

不由得感嘆:性格決定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