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寶字輩的楊少華成名較晚,雖然早些年就跟着馬三立,侯寶林一起說相聲,可畢竟沒有經典作品問世,所以知名度自然也就不高。後來和馬三立兒子馬志明也有過合作,不過因爲其中的種種矛盾而分道揚鑣,兩人到現在也是關係一般。直到楊少華遇到了趙海洲才讓他名聲大噪,藉助《枯木逢春》相聲而走紅。並且也形成了自己蔫哏的藝術形象,爲觀衆們所熟悉。
這樣一位大器晚成的相聲藝術家自從走紅了便想提攜自己的兒子,便慢慢和趙海洲也不再合作。父子兩人開始經常出現在相聲舞臺,從2003年央視辦相聲大賽開始楊少華更是以71歲的高齡和他兒子楊議一起參加,也創造了當時比賽的年齡紀錄。楊少華想通過這個舉動來激勵自己的兒子,楊議也算不負衆望獲得了當年的冠軍。不過,楊少華和他兒子合作的時候也有小插曲,就是楊議腦子活,經常有一些包袱信手拈來,而楊少華畢竟年紀大了,只能死記硬背臺詞,還有一次把臺詞記在手裏,去了趟衛生間洗手把臺詞洗掉了。
這樣一來,楊少華在臺上有些詞記不大起來就含糊不清。這樣他兒子有點上火,下臺後就抱怨他爸怎麼記不住臺詞。而楊少華也是有苦難言,他也最怕兒子瞧不起他。楊少華這點就比相聲大師馬三立差距不少,馬三立快將近90歲高齡依然可以記住臺詞,上臺表演,並且說的也很清楚。
楊少華這位靠蔫哏走紅的相聲演員也算是藝術愛好者,不僅喜歡文字書畫,也更愛京劇。楊少華最崇拜的人就是京劇大師梅蘭芳,梅蘭芳的演出經常排隊買不上票,楊少華卻能從梅先生那弄到前兩排的票。後來,楊少華和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成爲最好的朋友,兩人關係好到楊少華送給梅葆玖一輛鳳頭車。那時候汽車並沒有多少,鳳頭車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奔馳寶馬級別,足以見得楊少華和梅葆玖之間的關係深厚。
當然,除了京劇圈的大師,楊少華和啓功、宋雨桂、黃胄、何家英這些知名書畫家的關係也非常好。著名書法家啓功更是親筆爲楊少華揮毫潑墨,寫下了“中國莫里哀”幾個大字贈送給力他。楊少華也不愧是相聲界的藝術愛好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