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德云社的演员一直都在用一种自我培养的模式,这属于典型的“自产自销”。

如今德云社响当当的年轻相声演员,无论是岳云鹏,张云雷,郭麒麟,还是孟鹤堂,秦霄贤等等,都是德云社内部培养出的人才。

这和赵本山领衔的本山传媒截然不同,赵本山收了几十位徒弟,这些徒弟几乎都不是赵本山培养起来的。这些演员本来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表演风格,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粉丝群体。

对于这些演员来讲,生存已经不是问题,表演实力也不是什么问题,他们欠缺的是更大的平台,而作为小品之王的赵本山,恰恰最擅长打造平台,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因为合作对双方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一拍即合,这也成为本山传媒这么多年人才济济,在喜剧市场上所向披靡的根本所在。

从2018年开始,郭德纲也逐渐从自产自销的自我培养模式,开始转变成充分利用德云社的品牌优势,从本质上讲,这是郭德纲经营思维的一次变革。

德云社三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相声演员成名最好的平台,而郭德纲从2018年以来的选择,也意味着他开始意识到德云社不仅是一个演出机构,更是一个成名成角的平台。

如今的市场上,有实力的相声演员,在德云社能够很快的脱颖而出,这是很多相声人梦寐以求的所在。

比如,有些相声演员,在原来的相声团体里苦苦挣扎,吃了上顿没下顿,当加盟德云社之后,一切都没有变化,但粉丝数量蹭蹭的涨,无论是个人影响力,还是经济收入,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正因为如此,在商演市场上,德云社三个字,才被称为“金字招牌”。

作为德云社班主而言,最近几年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围绕在郭德纲心头的难题,根本的原因就是靠自我培养相声演员的学员班,这个人才输出的数量,根本无法支撑德云社庞大的人才需求。

更何况,德云社学员班的淘汰率实在是太高了,以2018年为例,报名人数数万人,粗略淘汰之后,最后正式参加考试的也有3500人。

经过一系列的层层选拔,层层淘汰,到了最后一关郭德纲亲自出马考核的时候,人数仅剩85人,这个数字好像还不错。别急,这意味着你成为了德云社学员,但是接下来的考验才正式开始。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郭德纲经历了很多徒弟,甚至是儿徒的“背叛”,所以对人品的考验,一直是郭德纲决定学员去留的最重要原则。

即使你相声才华横溢,但是人品不行,辛辛苦苦把你培养出来,结果反咬一口,这样的学员还是早淘汰的好,即使天赋再高也不行。

正因为郭德纲的这个原则,所以学员班的师父们,时不时的想出一些点子,来看看到底学员们的品行如何。

比如,德云社有固定打扫卫生的保洁员,但是郭德纲却会刻意安排学员们去打扫剧院,有时候会以“纤尘不染”的标准来要求学员,所以一扫就是大半天。

这个时候,师父们看似离开了剧院,实际上都在暗处默默观察,看这些学员们在长时间劳动之后,有没有口出怨言的,有没有耍奸偷懒的。

如果学员在抱怨的时候,偷懒的时候,被师父看到了,那么对不起,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淘汰出局,郭德纲言道:即使天赋再高也不能要。

这种观察学员们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后留下的都是郭德纲认为经过品行考验的徒弟,在这种残酷的淘汰下,到最后一年,只剩下二十几位演员罢了。

郭德纲从中挑选出那些比较优秀的,然后让他们拜到自己门下,这些学员从小剧场开始,逐渐积累粉丝,积累舞台演出经验。

这些年轻演员的心中,期待着等到某一天,天时地利人和具备,郭德纲开始力捧自己,有朝一日一飞冲天天下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