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近日在知乎上找到了一篇略近详细的回答,供大家参考一下,相信大家看完就懂了。

接下来请欣赏网友的回答。↓↓↓↓↓

首先,说白了个人认为真正懂白酒的人很少一部分会来上知乎的。

从我个人而言,大学的时候在酒行做过一段时间,尝过一些个种类的白酒,凑个数。

最为推荐的是1952年评出的四大名酒: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之后几十年间又通过品鉴会评出过几大名酒,但是最受大家认可的仍然是早年的四大名酒。

这四大名酒分别代表了四大香型:

茅台——酱香型或茅香型(其他典型代表:郎酒)

汾酒——清香型或汾香型(其他典型代表:黄鹤楼、二锅头)

泸州老窖——浓香型(其他典型代表:五粮液、苏酒的三沟一河)

西凤酒——凤香型(乙酸乙酯的浓香味道)

四大名酒作为当年由国家牵头、从100多种品类的白酒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而且经历了多年以来大众的品茗依然口碑不错,基本上可以算得上题主所问的“最好喝的白酒”了。

下面谈谈个人观点。

我们平时喝白酒,更多的可能还是家庭、朋友聚餐,而非商务谈判或者其他场景。那么我个人对白酒的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四点,大家可以参考:开瓶后的香气是否浓郁、入口的口味是否醇厚或者清冽、吞咽的难度和是否顺滑、饮酒后上头程度

以上四个指标决定了对我来说哪些白酒可以称为”好酒“。

从个人角度点评一下四大名酒(多为个人观点+道听途说,专业人士指正)——

茅台:

一句话,酱香典范。从我个人了解应该算是部队里面常用到的酒,而平时家庭聚餐即使喝茅台一般也只是偶尔用茅台王子。个人喝到茅台的次数不多,”杯底留香“是我的主要印象。酱香酒的所谓“挂杯”现象是很明显的,视觉上会有种“厚重”的观感。而入口之后,茅台主要体现的是其“酱香”和“窖香”,很大一部分贡献来自于小麦制作的酒曲。另外茅台的原浆如果能尝到的话,真心推荐各位去品尝一下。另外插一句,郎酒与茅台不仅香型相同,而且口味差别不大。作为赤水河沿线,郎酒和茅台酿酒的水可以说是类似的(郎酒好像是用山泉水酿的),而且工艺相仿。因此如果对酱香型情有独钟但是觉得喝茅台有点儿奢的话,郎酒是非常好的选择。

汾酒:

清香型酒有典型的清凉感——如果不是豪饮,把二锅头小嘬一口轻轻吞咽,喉咙和上颚之间会回荡着这种清香。清香型白酒入口对口腔的刺激是相对比较弱的,反而有种清甜的味道,但个人感觉吞咽之后的刺激度相对较高。汾酒和茅台之间是有很多故事的,后来也有很多争议。感觉汾酒或者大部分清香型白酒喝起来是一种家乡味道,可能这跟亲友聚餐的时候喜欢喝清香型的白酒有关。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我本人泸州老窖几种品类(国窖1573,特曲,头曲等)的酒喝的比较多,也基本上是我的最爱。和香型名称对应的,是泸州老窖浓厚的香气,入口香甜,虽然不比汾酒清冽,但是比较顺滑绵长,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酒被评为四大名酒的品类是泸州老窖特曲,而国窖1573是后来逐渐开发出的新的品类。而据说,略过两种品类的酒窖和基酒不同不谈,国窖1573的原料更是比特曲多了一种香料。从我个人的口感上,国窖1573比特曲更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回味悠长。

(这里补充一下,我们平时喝的白酒大都不是真正的原浆酒而是勾调酒,这里所说的香料即调酒师在原浆酒产出之后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的物质。度娘百度百科: 原浆酒,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发酵蒸馏出来,不经过任何勾调(勾兑)工艺的原酒,也叫基酒。而真正的好酒往往又都是通过勾兑产生,从古至今,调酒师在白酒生产和品牌构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大多数爱好喝酒的人来说,原浆酒因为未经过调酒师的勾兑缺少一种口感,很难受消费者喜欢。)

西凤酒:

凤香型,和浓香型口味类似,但细嗅有些异香(乙酸乙酯的味道)。西凤酒还是有点儿烈的,苦辣甜都比较浓重;虽然香气回味悠长,但是舌尖上的味道遗留较少。这一定程度上使得有些人喝西凤酒容易“不过瘾”——越喝越觉得香,越喝越想喝。陕西产的酒真心可以称得上“美酒”,而且由于其异香,让我感觉西凤酒可能受到了西域酿酒工艺的影响。

四大名酒看过来,可以说都可算得上“最好喝的白酒”,其中我个人最爱的是泸州老窖国窖1573。

个人建议,亲友聚餐,可以尝试泸州老窖特曲或者国窖、汾酒青花瓷,口味和文化价值兼具,而且价格适中。

相信大家看过网友的评论,再根据自己平时偏好的口感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如果你对泸州老窖感兴趣,不如找我来品尝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