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衆矚目的第十一屆中國私募金牛獎於2020年5月11日正式放榜!作爲中國私募界的"奧斯卡",金牛獎得主不僅成功穿越市場起伏,而且顯著戰勝市場,讓中華網財經帶你看看全市場最牛的私募機構到底有多牛,最新的二季度佈局到底有何玄機!

私募“奧斯卡”揭榜,大佬們鐘意哪些上市公司?(附最新持倉名單)

資料來源:中證網

私募"奧斯卡"有多牛?

這些金牛私募,尤其是多年能夠多次被提名的金牛百億級私募有多厲害?招商證券基金評價的統計數據顯示,五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股票策略)獲獎者的整體期間收益達到137.35%(不論牛熊)五年期金牛私募投資經理(股票策略)的期間收益則爲145.07%,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近130個百分點。此外,債券策略、宏觀對沖策略等其他各獎項得主,也都顯著跑贏指數。

第十一屆中國私募金牛獎獲獎公司和投資經理業績表現

私募“奧斯卡”揭榜,大佬們鐘意哪些上市公司?(附最新持倉名單)

數據來源:招商證券基金評價,Wind

從獲獎情況看,第十一屆中國私募金牛獎既評出了一批能夠持續穩健爲投資人創造收益的長跑型私募管理人,如上海高毅資產、北京源樂晟資產、上海少藪派投資、深圳豐嶺資本、北京漢和漢華資本等老牌私募機構(這些老牌私募都是多次拿過金牛獎的),都是能夠長期跑贏市場的頂級私募,他們往往都是價值投資的踐行者,這也標誌着我國資本市場價值投資的春天已經來臨,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價值觀,投資觀的正確引導起到積極的作用。多年來業績穩定,屬於頭部私募的代表有如下幾家:1、三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宏觀對沖策略),深圳市凱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一年期金牛私募投資經理(股票策略),上海盤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3、三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股票策略),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望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4、五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股票策略),北京漢和漢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源樂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二季度經濟預期不樂觀,大佬佈局有玄機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全球經濟正在迅速惡化;日本的經濟將繼續處於嚴峻狀態;對於經濟前景,下行風險更大。近期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在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時中說:基本面上,今年上半年有巨大的挑戰,一季報不是很理想,中報也不會太理想,但是,有這麼多的流動性,市場可以選擇忽略中短期基本面的惡化。放長時間看,未來一到兩年內,基本面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如果疫情控制住了、今年冬天不復發,基本面大概率會大幅反彈,但也有可能中國控制住了疫情、海外沒控制住,或者發達國家控制住了、發展中國家沒有控制住,中國有一半的出口是到發展中國家。還有供應鏈的問題,造一個手機一輛汽車,需要成百上千個零部件,缺幾個都可能生產不出來。

可見全球即便開始復工復產,短期內經濟也很難恢復,而且會摻雜更多複雜因素,例如美國大選以及疫情政治化。那麼接下來的重頭戲,就讓我們看看這些頂級私募的二季度乃至三季度的所鐘意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我們會得到哪些啓示?

私募“奧斯卡”揭榜,大佬們鐘意哪些上市公司?(附最新持倉名單)

數據來源:上交所、深交所公開數據

私募“奧斯卡”揭榜,大佬們鐘意哪些上市公司?(附最新持倉名單)

私募“奧斯卡”揭榜,大佬們鐘意哪些上市公司?(附最新持倉名單)

私募“奧斯卡”揭榜,大佬們鐘意哪些上市公司?(附最新持倉名單)

數據來源:上交所、深交所公開數據

方向決定出路,策略決定勝負

從以上的持倉名單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幾家大佬分別在一季度末加倉了哪些上市公司,減倉了哪些上市公司,其中的個趣如何來解讀呢,他們有沒有哪些共性值得玩味的呢?我們只要從以下三點歸納總結一下。

第一策略方向選擇上幾家共性是:防守

高毅資產的佈局重點可以歸納爲:大消費(食品消費、生活基礎性消費)、大醫藥(病毒防疫與檢測、醫藥防病毒)、大農業(農業種植與倉儲物流、農業電商)、新基建。科技的佔比並不多,其他幾家科技佈局處於中性,整體上與高毅資產同頻,防守類上市公司作爲二季度、三季度重點。

第二選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上幾家共性是:QFII、社保

2020年3月31日幾家新進或加倉的上市公司,在其股權結構上存在共性,幾乎都是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和社保的共同持有者,並且這些上市公司中有很多都是社保增持或QFII新進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上市公司基本面得到了加分。

第三點共性,或是強者恆強品種(逆市上漲,收益可觀):

上面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細分領域裏的龍頭,估值合理,成長性較好,基本面很紮實,行業格局很清晰,護城河牢固,股價已經形成了趨勢性上漲通道;或是屬於滯漲品種:可以有效抗風險,短期內雖然漲幅並不大,但是當指數出現大幅下跌的時候,該品種的股價表現穩定,可以有效的抵抗大幅回撤的風險。

最後用邱國鷺的一段話最爲本文的結尾:

中長期,要更加堅定信心,因爲疾病遲早會過去。特別是在這次疫情應對中,中國體現出優秀的國民素質、國民精神和強大的基層組織能力,我們對中國的長期前景保持樂觀。中短期我們必須做好各種準備。過去的一些危機,往往都能在歷史上找到先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歷史上都有前例可循。但這一次疫情,我們感覺未知的因素比較多,所以短期內要做好各種準備,但又不能過於悲觀。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